当前位置:西部之声 > 美文美声>西部美文

西部美文

  •   我闭上眼睛也能看清家乡的一梁一坡、一沟一坎,那是刻在脑海深处的。刻在脑海深处的,有家乡的田园风光,更有勤劳质朴的父老乡亲。他们在这富饶美丽的沃土上生生不息,用勤快的双手扮靓着生活。从这里走出去的乡亲们,在不同的岗位上默默工作着,因为在家乡厚重的沃土里扎根,有朴实的养料哺育成长。  早春的一场细…
    来自:宝鸡电台 编辑:张艺龄 日期:2023-03-23 09:13
  •   那间土窑,在小山村的老家。  沿着崎岖的山路向西行走,进入大树掩映的村口,一溜长满酸枣树的崖畔下就是土窑。  土窑曾是爷爷的住所,它不宽不深、冬暖夏凉,窑里大大的土炕边永远堆放着待烧的柴火,窑的一个角落长期靠放着锄锹之类的农具。  在这土窑里,有我难以忘怀的时光。  学生时代,每年假期我都要去…
    来自:宝鸡电台 编辑:张艺龄 日期:2023-03-22 11:13
  •   那一年的春风,如雾如纱,轻拂人面。  那一年的春雨,如丝如缕,润泽大地。  那一年的麦苗香气,清新如昨,萦绕心田。  二月里,惊蛰一过,仿佛是在不经意间,整个世界褪去了冬的寒气,大地一片新绿。草木萌芽,燕子归来,在万缕春风的抚慰下,一个满眼春意的世界,正款款而来。而这一场盛大的仪式的主角,是麦…
    来自:宝鸡电台 编辑:张艺龄 日期:2023-03-22 11:07
  •   雨水过后,春天的脚步更加飞快。茫茫大地渐次被染出一些绿意。迎春花微笑在崖畔,鸟儿在光秃秃的树枝上跳来跳去,一边觅食一边嗅着春天的味道。田间、地头干枯的茅草蜷伏在大地上,缝隙中探出一些幼芽,那是大胆的野草和不安分守己的野菜,其中就有我心仪的苦菜。  苦菜多生长在林下、山坡或湿地。乡下人把它归为田…
    来自:宝鸡电台 编辑:张艺龄 日期:2023-03-21 10:56
  •   又是一年春来到,桃红柳绿,莺歌燕舞。  望着碧绿的田野里,三三两两的人挖着野菜,我不由想起戏曲《朝阳沟》里梁秋燕“手提着竹篮篮”挖野菜的情景,还想起了童年时代的马齿苋菜疙瘩。马齿苋性喜肥沃土壤,耐旱亦耐涝,生命力强,多生长于菜园、农田、道路两旁,是一种田间常见的杂草,我儿时吃得最多的菜疙瘩就是…
    来自:宝鸡电台 编辑:张艺龄 日期:2023-03-21 10:54
  •   早春时节,大地回暖。山坡上,田野里,野菜们争先恐后地探出了脑袋,青翠欲滴,一片片茎叶里,无不透着春天的鲜嫩和蓬勃。  “小小伞兵随风飞,飞到东来飞到西。降落路边田野里,安家落户扎根基。”这首脍炙人口的谜语,说的就是蒲公英了,它又名黄花地丁、奶汁草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生命力极强。每年春季,…
    来自:宝鸡电台 编辑:张艺龄 日期:2023-03-21 10:50
  •   春天不可阻挡地来到人间,那种美妙跟着无边无际的春光铺开,我不由自主地迈开双脚回到家乡。   在乡间小路上,风软软地撩拨着柳枝,地暖暖地酥痒着麦苗。本该肃穆的田野,由于一群小鸟叽叽喳喳地闯入,增添了绿色的音符和青春的诗行;村边的小河淙淙流淌,吟诵着乡村振兴建设的新曲;河两岸树木发芽,草儿冒尖,嫩…
    来自:儒林文苑公众号 编辑:王亚恒 日期:2023-03-01 18:22
  •     在早春里,晨风还有一些凛冽,枝条还披挂着雪霜,大地还在冰冷紧固的时候,一些耐不住寂寞的花儿,就在晴空暖阳的时光里,早早地探出头,露出俏丽的面容。你看腊梅如脂,满身乳黄,正张开她那娇嫩的花蕾,在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地挤满枝头,绽放着一张张的笑脸,并向过往的人们打着招呼、问侯着早安;那傲视寒冬的…
    来自:北美文艺社公众号 编辑:王亚恒 日期:2023-03-01 16:45
  •   “人勤春早”,我好多年前就记住了这个词,喜欢。因为一看到或者听到就能感受到温情温暖,有画面有感觉——像妈妈的叮嘱,像师长不经意的提醒,又像天地智慧的自然流露。但在这个互联网自媒体盛行的信息时代,这个安静温婉、端庄典雅的成语却被许多时兴的网络词语淹没了,至少在我心里感觉它已经被忘记了许多年!  …
    来自:宝鸡日报 编辑:王亚恒 日期:2023-02-22 09:30
  •   “拂去隆冬雪,弄作满枝黄。明花出枯萎,东风第一香。”南宋初词人王安中咏迎春花的诗作可谓人见人爱。   当园林和田野依然乍暖还寒、万籁俱寂的时候,在那沟沟坎坎,一团团一簇簇迎春花,青翠劲拔的枝条密密麻麻,顶起一星半点的鹅黄色小花。人们就知道,日思夜想的春姑娘就要悄悄降临人间了。  “金英翠萼带春…
    来自:宝鸡日报 编辑:王亚恒 日期:2023-02-22 09:27
  •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晚上的烟花很美;美到令人窒息;美到尖叫不断;美到心房震颤;美到眼花缭乱;美到流光溢彩;美到难以忘怀。回到家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眼前不时出现铺满路面人和车的画面,还有那飞上高空如同花儿一样美丽绽放的烟花。记得很多年以前宝鸡也燃放过烟花,那时宝鸡没有这么多桥,曾记得…
    来自:绿满四季公众号 编辑:王亚恒 日期:2023-02-08 09:43
  •   一直很惊讶,我们的祖先怎么仰观宇宙俯察品类便能穷其奥妙,看着斗转星移感受四季轮回就能究天人之际。昨天立春之日,早晨起来就嗅到了春的气息,没有了凛冬的严寒,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太阳光芒万道很是温柔,周围一片灿烂甚是静谧,东风送暖,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季节重新开始了新的轮回,人自然也是神清气爽,步…
    来自:秋水玉骨公众号 编辑:王亚恒 日期:2023-02-08 09:29
  •   题记:大年初八相传为谷子的生日,以此旧文,回顾2008年的那一天。  “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要顶新毡帽……”   童年的歌谣又一次在我的心里荡漾着。   2月14日是正月初八,这天一大早,我踏着晨露坐上了公交车,当车行驶到胜利桥北时,我的眼前一亮,我被桥头一棵大树上挂满许多小…
    来自:小草园地公众号 编辑:王亚恒 日期:2023-02-02 09:26
  •   今日冬至,意味着一年中最长的黑夜来了。夜长梦多,不如说说闲话。  我们的先人有慧眼,会观天象,也堪地舆。他们把一年分成四季,又细分为二十四个节气,还取了诗情画意的名字,一门心思让后人随缘天命,颐养天年。  这节气分明的日子,与自然相感应,和天地共呼吸,是我们的宗教,是我们赖以吐纳生息的绵长福泽…
    来自:湘潭文学 编辑:王亚恒 日期:2023-01-10 18:42
  •   轻轻走进书房,开始写下我心里已经酝酿好久的最心仪的文字。  视线里那些文字在文本框里跳跃着,或轻扬或忧伤或感怀。它们在慢慢地释放我的某种思绪和情感。我的所思所想从内心流到指尖,以最快的速度变成文字和段落。它们都以鲜活的生命存在方式被我组合。当一篇文稿形成,会不自觉地长舒一口气,如同自己了却一件…
    来自:湘潭日报社《湖湘源》文化微刊 编辑:王亚恒 日期:2022-12-19 19:10
  • 初见绛帐,我十二三岁。 那时,乡下人穷哦,尤其是小孩子,打从娘肚子里出来,基本被窝在庄子里,除非考上学,才像一只插上翅膀的鸟儿一般飞出去。其余时间,大都围着三寸金莲的婆、大襟开衫的爷,以及爹娘和一窝子的兄弟姐妹,打发一个个长长的白日和黑夜。偶尔,会随着大人去距离村子十里八里以外的镇上,转悠几回,便…
    来自:扶风视窗 编辑:王亚恒 日期:2022-12-07 11:20
  • 天阴霾着,风儿很慵懒但料峭刺骨,靠近渭河的塬下已是深冬!  老人有点累,斜斜的靠在轮椅上,浑浊浮肿的眼睛里有淡淡的笑意,深深镂刻的皱纹这个时候仿佛沉沉睡去……  有人说沧桑是一本书,而我却不喜欢用书来比喻。总觉得只有真正读了书的人才能这样比喻。而我似乎因为浅陋,也似乎因为单纯,就仅仅习惯用身边更容…
    来自:西部作家文学 编辑:王亚恒 日期:2022-11-23 09:39
  • 在我小的时候,农村人的生活还是很贫困的。虽说能吃饱肚子,不受冷冻了,但单一的吃食、色彩单调的衣服,很少感受到生活的五彩缤纷和快乐幸福。可就在如此贫瘠的生活里,也有一些值得称道的“美食”,让人至今回味无穷。其中,最让我到现在还念念不忘的是凉粉了。 无论是在小的时候,还是现在,我一直都认为,凉粉是人世…
    来自:西部作家文学 编辑:王亚恒 日期:2022-11-23 09:35
  • 母亲守着樟树湾大院破败了的三间老屋,死活不肯搬离。这三间屋是父亲留下来的,经几十年的风雨抽打,霜雪蚕食,已是风烛残年,飘摇欲垮。母亲不肯搬出去,也不同意拆建修缮,原来她守着一个惊天秘密。儿子关松茂做梦都没有想到。 这座樟树湾大院占地几十亩,背靠老翁山,院前一口大水塘,左边几棵大樟树,遮天蔽日。右边…
    来自:湘潭文学微刊 编辑:王亚恒 日期:2022-11-23 09:08
  • 2020年入冬以来第一场雪是11月22日上午,雪花大面积飘落在陈仓大地上。2021年入冬第一场雪是11月6日。今年入冬以来,秦岭山区已落下了第一场雪,但是全市川原地区整体何日降雪目前尚未可知?多少年来人们喜欢冬天下几场雪,似乎只有下雪了才象真正的冬天。我喜欢冬天有几次降雪,下雪以后天地一色,那么洁白、那么干净,…
    来自:宝鸡散文家 编辑:王亚恒 日期:2022-11-17 17:08

随机文章

共476 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尾页 页次:1/24页 20/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