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 > 美文美声>杂文荟萃

杂文荟萃

  • 饱蘸的毛笔在宣纸上缓缓溢出墨韵,晕化为雅趣精到的边线,视觉感知在画面中绵延伸展,不觉中自己似乎也进了这水墨世界……这是初次见线庐先生泼墨的感受。时隔多年,我依然记得与线庐先生的缘起。2001年,我负责陕西电视台新台标(Logo)征集工作,线庐先生是十几位评委之一,当时只听说他在全国美术界是出类拔萃的设计大…
    来自:新华网 编辑:王亚恒 日期:2023-03-08 15:44
  •   稻盛和夫说:“你注意观察你的周围,所有动不动就生气的人,没有一个是智者,生活过的一团糟。永远不要气愤,所有的气愤都是愚蠢的。高手心里只有一件事,就是解决问题,解决不了换办法再试,也不被情绪带偏。记住:高手是没有情绪的!”   好一个“气愤都是愚蠢的”!   气愤,气的是自己,当然是愚蠢的。   …
    来自:今日头条 悠悠ZXN 编辑:王亚恒 日期:2023-03-09 09:10
  •   当年中考落榜后,我带着青涩的迷茫初涉人世,到达距家百里之遥关山脚下一所小学,做了民办代理教师。   横跨陕甘两省的巍巍关山,神奇、坚挺、厚重、美丽,让我在它的怀抱里于平凡中收获生命不可复制的美好。在教书的那几年,生活让我懂得,天地有大美;经历让我明白,时光鲜美;而梦想使逐渐走向成熟的我,心里烧…
    来自:宝鸡日报 编辑:王亚恒 日期:2023-02-27 09:57
  •   正准备打电话催快递时,只见一个满头大汗的小伙子站在我面前,充满歉意地递过资料并轻声解释:“姐,路面结冰我滑倒了,资料也掉地上了,你看还可以用吗?”   我翻看了两遍,纸张已变得脏乱不堪,但字迹勉强还能看清,我叹了口气安慰他说没事。他惶恐不安地说:“姐,请您稍后在平台对我服务进行评价!”   仔细…
    来自:宝鸡日报 编辑:王亚恒 日期:2023-02-27 09:53
  •   “正能量”是近年来社会生活中一个比较时髦的高频词,甚至成为一些人追逐时尚、展示新潮的手段和工具,有被用俗用滥的趋势。但究竟什么才是正能量?这些人未必十分清楚。一些所谓反映正能量的小视频、小言论、小段子体现的却是腐朽的价值观、庸俗的是非观、扭曲的人生观,妥妥的“毒鸡汤”,绝不是什么正能量。对此不…
    来自:宝鸡日报 编辑:王亚恒 日期:2023-02-22 09:40
  •   ◎李三虎  2022年11月到2023年2月,由中国作家协会主管的《作家文摘》报在“文旅版”集中开办“探幽周公庙”专栏,连续发表岐山籍作家周公庙探幽系列散文和诗歌,其盛况犹如熏风吹绽了一树梅花。  这一组作品,最初是由该报季冉先生从网上发现《延河》原主编、著名作家徐岳探源周公庙的文章后,经陕西省作协与岐…
    来自:宝鸡日报 编辑:王亚恒 日期:2023-02-22 09:36
  •   看了《流浪地球2》,从影院回来很久,我的心情都不能平静,我确定这一定是目前国产科幻电影的巅峰之作,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影片场景不时浮现在脑海,我沉浸其中,为宇宙的浩瀚惊叹,为地球流浪路上的危机四伏而心有余悸,也为人类找寻新家园的不断探索而心潮澎湃。   保护地球是地球人的责任,无数年轻人挺身而出…
    来自:宝鸡日报 编辑:王亚恒 日期:2023-02-16 08:46
  •   近年来,一些散文作品中淡化“我”、丢失“我”的现象令人忧虑:  历史散文中,只见史料不见“我”。历史仿佛是独立的客体,只有冰冷的叙述,不见作者的行迹、感受和思悟,不见交代作者个人如何获知这些历史素材、怎么与历史素材互动的,散文缺乏温度和动人的力量。  文化民俗散文中,只见民俗不见“我”。这类散…
    来自:宝鸡电视台 编辑:王亚恒 日期:2023-01-10 18:48
  •   公元二零二二年十二月八日,一个让人潜然泪下的日子!从这天开始,牵着我们的手走路、累了病了把我们抱在怀里的她,疲惫的说:“三年了,孩子,你也懂事了,自己走吧,不用怕……”三年来,我们学会了自己戴口罩、一米线,学会了翻健康码行程码,从今以后,我要走进无码时代。  从开始的恐慌到现在的可以自理,我一…
    来自:本站原创 编辑:王亚恒 日期:2022-12-08 17:36
  •   草是春天牵在手上的婴儿,是夏天揽在怀里的情人。是春天,将草的灵魂唤醒;是夏天,让草的梦想疯长。相辅相成的是,是草,将春天的讯息传递;是草,给夏天的皮肤涂抹浓妆。在实用主义者看来,草是微不足道的,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实际情况也许并非如此。没有草,大地至少会光秃七成,氧气至少会减损大半,沙尘暴的频…
    来自:文化艺术报 编辑:王亚恒 日期:2022-12-07 11:18
  • 很久没出远门,想出去走动走动了。早晨起来就开始忙碌,像个要溜出教室的小学生,三两下将作业划完迫不急待地交给老师就要开溜,终于搭上一辆开往邻近城市的长途车。冬日的上午,竟是这样淫雨霏霏,这就是我恼人的湖南!冰冷的风,从公共汽车的每个毛孔钻进来,把人的心都吹得冰冷且微带老意。我穿着厚厚的羽绒服,低头瑟…
    来自:湖湘源 编辑:王亚恒 日期:2022-11-17 15:15
  •   今年十月九号,我整六十岁了。十月底,我正式退休了。现在是十一月,严格地讲,我已经踏入六十一岁门槛了。按照我们庄稼人的说法,自已成了半截入土之人。对自己来说,今年的十月和十一月,虽然只差一月,意义却非常不同。   今年是虎年,明年是兔年。老虎威武勇猛,兔子温顺柔和。看来,自己到了耳顺之年了。听到…
    来自:芳菲随笔 编辑:王亚恒 日期:2022-11-17 15:09
  •   范怀智,岐山枣林人。他的老家就在枣林塬下的小湋河畔。他是听着小湋河水声长到18岁那年,才离乡去上中技。1998年他从省冶金学校毕业,进了韩城龙门钢铁厂,不巧正碰上新世纪的“下岗改制”,无奈又回到了小湋河畔,从此一边务农,一边学习写作。一下笔,他的故事里,就流淌着小湋河。范怀智后来说:“这是因为这道…
    来自:宝鸡日报 编辑:王亚恒 日期:2022-11-02 14:51
  •      想法不一样,世界才会更精彩   每一个人的心理都有一杆秤,都不可能会是闭着眼睛活着,也不可能会是没有思维地活着;如果没有思维,那么我们和那些动物并没有多少区别的。之所以我们被叫做高级动物,就是因为我们有着思维,也可以明辨是非,也可以有着想法,而不是像动物一样,只是为了吃饱而活着。吃饱…
    来自:美文阅读网 编辑:王亚恒 日期:2022-03-12 08:25
  •   饱含深情的回望    ——读胡云林《追梦之旅》有感   刘小会   2021年7月31日,在宝鸡市杂文散文家协会“丝路云杯”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征文颁奖大会上,我因了“优秀编辑”的名头,获得了胡云林…
    来自:宝鸡电台 编辑:张艺龄 日期:2021-08-27 15:06
  • 经常听人说:“不到喀什,就等于没到过新疆;不到喀什老城,就等于没到过喀什”。 喀什被称为 “中国唯一的白人小城,不需出国,就能感受异域风情”。这里有着媲美摩洛哥的老城。喀什老城是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地方,走在街道上,我有一种置身于异国他乡之感。 7月26日早晨,大巴车把我们拉到喀什…
    来自:炎黄作家 编辑:王亚恒 日期:2021-08-13 16:47
  • 世界变了,还是我们人类变了? 渐渐的我发现,身边的朋友把我们对他们的好,当做理所当然。你帮他们七分,若是那三分不帮,他们就说是你不讲义气,还揪着不放。 人心隔肚皮,这句话是对的,你对别人有多好,相反他就对你有多差。朋友之间其实不要啥话都说,点到为止。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你把自己的事给别人说想…
    来自:西府文学 编辑:王亚恒 日期:2021-08-13 16:37
  •   昨夜我做了个梦“:在荒山中找不见路,着急得对天大喊,路在哪里?小树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万籁俱寂,只有皎洁的月亮孤孤单单挂在宁静的夜空中……”   清晨,邻居老碎喊我去爬山,说:“最近不顺劲,工作被辞退,心情不好很,咱们去公园上南山顶散散心。”想起昨夜的梦和最近…
    来自:三秦文学 编辑:王亚恒 日期:2019-12-18 11:21
  • 前不久“文化大师”余秋雨“驾着祥云”莅临宝鸡,和宝鸡各界人士分享了一场题为“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与发展”的文化盛宴。并讲“请我演讲的人很多,我都谢绝了,但宝鸡是个例外,我必须来!”还打“广告”说,“明年还要来,而且要住一段时间”。 宝鸡有着怎…
    来自:西府新传奇 编辑:王亚恒 日期:2019-12-09 16:13
  • 村上好多人给二爸起了个外号,把二爸叫“洋来”,我心中不服。 “洋来”是农村人把那些脾气直依、思想转不过弯、头脑反应稍为迟钝人的称呼,有些在背后叫,有些当面叫。通俗一点讲,那洋来是骂人的话。 二爸这个洋来,人常常当他的面直接叫,任何人也不迴避,包括下一辈的人,也都这样称呼。更有人…
    来自:扶风在线 编辑:王亚恒 日期:2019-12-09 15:59

随机文章

共190 首页 1 2 3 4 5 6 7 8 9 尾页 页次:1/10页 20/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