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美文美声>杂文荟萃

想象老子(宝鸡 韩自兴)

编辑:张秦 来源:宝鸡杂文散文荟萃 发布时间:2012年05月31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想象老子是我内心世界久已有之的一种冲动,也是我脑海中一再显现、变幻的日常风景。老实说,我并不想弄清这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老子的思想有多大意义,也不想知道这种纯粹出于个人化的想象与具体的历史真实之间究竟有多大距离。倘要追溯起个中缘由,我只能说,这是我在阅读老子时一种完全近乎潜意识的心理活动,或者说,是我在走过了一些与老子或直接或间接有关的地方、也见到了一些后人根据想象所创造出的一个个既说不上是形似还是神似而又彼此相去甚远的老子形象后一种本能的精神反应:既然他们能想象,为何我就不能想象?说不定我的想象比起他们的来,倒更有几分生动鲜活的色彩,也更接近老子的本真形貌和神韵呢。

  于是,便有了以下也许十分滑稽、荒唐但却不乏敬意与亲昵的关于老子的种种揣想。

  首先,在我的心目中,老子的头颅应当硕大无比,至少,其颅骨部位应特别突出——这似乎是一切智者共同的相貌特征,老子想也不会例外。因为科学研究早已表明,人的脑量与智慧是成正比的——只有先具备一个非常的“硬件”,才可能承载一个非常的“软件”呀,就是说,那超常的思维和智慧首先得有一个足够的存放之处和活动场所。否则,我就很难想象老子怎么会从芸芸众生乃至诸多贤哲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集中华古代智慧之大成者,以至在两千五百多年后的今天还要备受尊崇,并成为一次次庄严的学术或非学术会议的主题和焦点,被一个个中外学人或非学人所谈及、所争论。而至于老子的脑门是否出现“水土流失”以及“流失”的程度,我看倒与他的智慧并无必然的联系——我们在周围不是经常可以见到一个个虽脑门光可鉴人而偏偏智力平平甚或严重低下者吗?

  其次,在我的想象中,老子的身材也应当是偏于瘦削的,虽不至于皮包骨头,但至少不应当出现发福的趋势或迹象。因为在我看来,那些脑满肠肥、大腹便便者很少有几个是真正有思想的。并不是说他们不会思想或不善于思想,而是他们压根就不愿或不用去思想,这恐怕也正是他们的体积和重量之所以不断飙升的原因之一吧。否则,整天冥思苦索,愁眉不展,甚或食不甘味,寝不安席,你想,他们能不一天天变得形容枯槁、身材“窈窕”起来吗?当然,老子的瘦削可能还与他的饮食乃至整个生活习惯有关。就是说,除了归顺自然的养生之道,在专门的营养学知识方面,他非但不比我们今天的一些女士先生、富婆款爷们更丰富、更精通,而且很可能还会自叹弗如呢,虽然他在寿命上远远超过他们。

  再次,在我的想象中,老子是一个性格有点孤僻、沉默寡言、拙于辞令的人,尤其不是一个好为人师的人。这一点并非我凭空杜撰,而完全有他自己的言行为证。你看,在《道德经》中,他不是就曾明明说过“大辩若讷”、“大音稀声”的话么?类似的还有什么“信者不言,言者不信”、“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等等。而在司马公的《史记》中,对老子其人也有着这样的评述:“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可谓知者之言。的确,比起同时代其他学派的许多代表人物来,老子的一生真可说是低调到家了。他在言行上似乎始终持一种高度谨慎、严肃的态度,而从未像孔子那样乘着牛车去四处奔走,贩卖自己的学说,也没有堂而皇之、大张旗鼓地去广揽门徒,传道授业——请想想,孔子不是号称“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么?就连堪称其代表作的《论语》也是由弟子们记录、整理而成的啊!——若不是后来西出函谷时关令尹喜强留著书,盛情难却,老子很可能连五千言的《道德经》也未必会留下。而更使人钦佩不已的是,即令这区区五千言,他也写得微言大义,字字珠玑,真可谓四两拨千斤啊!——恕我直言,这样的事若放在我们今天一些两眼只盯着市场“卖点”和人家的钱袋的“码家”或“侃爷”手中,不注他个几吨甚至几十吨水才怪呢,反正有人提供食宿,润笔费是不用担心的。老子终其一生,似乎从来都不曾想过如何去包装和推销自己,而只愿做一个我行我素、自由自在——哪怕因此而陷于默默无闻——的人。也许,这与他所倡导的学说有关,但更是他的本性使然。也正是从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本色、仁厚而又不同流俗的老子。

  第四,老子有一个贤妻。这一点虽然史书并无明确记载,但其实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你想,老子一生既无意仕途,又不屑经商,一天到晚除了去图书馆上班,就是闷闷不乐、神经兮兮地呆坐在家中瞎想,能有什么经济效益可言?家里的生计又能好到哪儿去?说不定偶遇妻子想买个穿戴首饰什么的,他一听便要大摇其头,且少不了给她上一堂思想政治课,讲一通“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之类的大道理,妻子听了,能不气得肚子鼓胀?不仅如此,以他所奉行的“不争”、“守柔”、“知雄守雌”、“知白守黑”的人生哲学,倘遇个邻里纠纷、歹人寻衅什么的,不管有理没理,人家尚未“出手”(甚或尚未出口),他便已缴械投降,全线撤退,又是道歉,又是叩头,这等窝囊滋味岂能好受?倘他如那位古希腊大哲苏格拉底一样娶一悍妇为妻,动辄被骂得狗血喷头,末了再让他尝尝洗脚水的滋味,那他还能整天坐在家里思考什么“道”不“道”、“德”不“德”、“虚”不“虚”、“静”不“静”的吗?做梦去吧。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真不能不感谢老子那位无名而又贤慧的妻子,因为“军功章”(《道德经》)里有老子的一半也有她的一半啊!

  行文至此,我的心里不觉有些发虚,——我真担心有熟悉我的人冷不丁问出这样的话来:“你究竟是在写老子,还是写自己?既然写老子,怎么越写越像你了呢?”那么,我就赶紧来说一说有关老子的另外的话题吧。

  第五,老子十之八九是一个侏儒。据我长期的观察与考证,人的身材高矮与智力发达与否也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只是它们之间不是正比而是反比。不信你去看看,那些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中,有几个身材是特高的呢?你再去瞧瞧周围,在矮个子的人中,有几个是智商偏低的呢?这一点虽至今未见科学定论,但矮个子普遍思维敏捷却是不争的事实。以老子的智商而论,无疑够得上顶尖级的,那么,他的身高想必也不会违反这一客观规律吧。

  第六,老子是一个谙熟美食和烹饪之道的人。何以见得?答案仍在《道德经》中。试问,谁不知道老子曾说过这样一句被古今中外大大小小的政治家和社会学家推崇备至并反复引用的话——“治大国若烹小鲜”?“小鲜”者,小鱼之谓也。试想,如果不是一个深得烹饪三昧的人,能说出这样精辟而深刻的话语吗?由此推断,老子之所以能够与其妻长期和谐相处,除了妻子温柔贤慧以外,可能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他会不时地去厨房里表演自己的拿手绝活,做出美味可口的小煎鱼来取悦妻子。正是这一点,一次次打消了妻子心中对他所怀有的种种怒气和怨气,甚至使她一次次放弃了曾经有过的非非之想。——看来,无论对国家,还是对一个家庭,烹饪之事都是切切不可小觑的啊!

  第七,老子绝对是一个蓬首垢面、邋遢不堪的人。这一点其实不用多作解释。你想,以他那样一个事事主张“无为”、甚至公然宣称要“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的人,能有心思三天两头甚至每天都去沐浴、梳头、刮脸、照镜?又能有心思上上下下、来来回回地去打扫尘灰、清理杂物?长此以往,其头顶能不蛛网荧荧?身上能不虱蚤济济?房间里又焉能不蚊蝇翩跹,异味冲天?呜呼,幸亏老子没有生活在现代都市,否则遇上个检查文明卫生什么的,有关部门不给他个黄牌警告以至罚他个倾家荡产才怪哩。

  第八,老子是一个没有年龄的人。乍一看,这有点匪夷所思,但其实也未必。通读《道德经》,你会发现,其中的每一句话似乎既出于儿童之口,又发自老人心怀;既显纯真和稚拙,又见世故和城府。由此观之,老子一生都是一个有着双重年龄与身份的人,一个不老不少、亦老亦少的人。使我深感惊讶的是,我的这一感觉竟不期然而与一个传说相契合,那传说与老子的名字有关,说他之所以被称为老子,是因为在母腹中孕育长达八十七年,一降生就是一个白发老者。这真是一个奇特的传说,仿佛隐含着造化的某种奥意,又宛若老子冥冥中在对一个个后人发问:“你们能理解我吗?”

  最后郑重声明:以上内容皆为笔者所首次发现并披露于世,均已申请特别专利。故无论日后是否被考古研究所验证,首创权概归本人所有,不得侵犯。

上一篇:动物互评,另类杂文(宝鸡 蔺东学) [2012-05-31]

下一篇:鄙视小人(宝鸡 王振清) [2012-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