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美文美声>西部美文

乡情乡音(作者 冯国荣)

编辑:金梅 来源:宝鸡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28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我的故乡在山西省,我出生的地方在陕西省,中间仅隔着一条黄河,河东、河西却有着晋音秦腔的迥异,也应验了“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老话。

        还记得儿时,普通话在学校推广得比较好,从小学到高中沿袭下来,我练就了一口纯正的普通话,直到现在依然是这样,我也尝试着学说宝鸡方言,但说上两三句,舌头就捋不直了。一次去农村采访,和一位老农聊起了养牛致富经验,本来就有些紧张的他,一听我说普通话,就抓耳挠腮起来,连脑门子上都渗出了汗珠,于是我努力地撇起了宝鸡方言,谁知那老农立刻进入了状态,仿佛和我有了共同的心声,往我跟前欠了欠身,一种亲近感油然而生。一句乡音会有这样大的效用,正所谓入乡随俗,其实这也是一种尊重。

        宝鸡是我的第二故乡,古老的渭河孕育了闻名于世的周秦文化,也赋予了这片土地独有的西府乡音,柔黏的声调,温和的语气,无不透着周人敦厚尚礼的独特气质。这种音调不像长江流域的吴侬软语,振幅总在一个频率上,西府乡音除了有细语纤柔的一面,也不失激昂和铿锵,听过秦腔的人自会感同身受,架子铜锤一登场,绝对的吼声震天,透着西府人的豪情。

        我很羡慕那些能说一口流利西府乡音的人,在高回低转、抑扬顿挫中流淌着人们的喜怒哀乐。我虽然说得不够顺畅,但我喜欢听,每每到了乡野镇村,我喜欢听婆姨们拉家常,也会拿蹩脚的西府乡音与汉子们谝闲传。若是有了时间也会听上几段秦腔,沉浸在那独有的声腔韵律里,身心早已被俘虏了,就如同饮了甘醇柔绵的西凤酒那么爽快,又如吃了一碗油汪汪、酸辣辣的臊子面那般酣畅淋漓。

        乡音只有地域之分,无高低贵贱之别,但有些地方,乡音却成了门槛和身份的象征。一次与家人去华东某大都会旅行,朋友给我们订的房间是高层观景房,当我们在前台办手续的时候,服务员一听我们说的不是本地方言,眉头一皱,不耐烦地给了我们一把钥匙。按照钥匙上的房间号,我们找到了二楼的一个狭小房间。好在送我们的司机是杭州人,会说他们的方言,才把我们调整到高层的观景房,本来愉快的旅行当下打了折扣。经济的发达不代表语言的尊贵,经济越发达越要有大气包容之心,以口音定贵贱,那就有失风雅了。

        华夏沃野滋生出了东北话的率真、江浙语的温婉、西北腔的豪放、川滇调的悠扬……这些都乃中华文化之瑰宝。作为语言交流的工具,说普通话固然好,方便大家交流,值得提倡,无可厚非。但对于带着泥土气息的乡音,还需要我们很好地传承和发扬,其实乡音是先人对于我们最好的文化馈赠,这种文化历经千百年来的历练和言传,她的根脉已深植于我们的内心,珍爱与呵护,责无旁贷。

       乡音如酒般甘醇,愈品愈浓;乡音如面般劲道,愈嚼愈香。

上一篇:挂镰(作者 剌婷) [2014-09-28]

下一篇:时光与味道(作者 李远) [2014-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