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走进宝鸡>宝鸡风俗

西岐民俗

编辑:于明 来源: 发布时间:2013年07月31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古庙会] 周公庙庙会始于唐代,为典型的求神祈子、焚香还愿的香火会,规模之大,涉及陕、甘、宁、川、晋、豫诸省区。原会期三天,自农历三月十二日至十四日止。与会者每天达数万人,大致分三种类型:一种是求神祈子、烧香还愿者;一种是从事商贾、做生意者;一种是游山玩水、凑兴看唱、阅历世面者。庙会期间,数台大戏争相竞技,正会日(即十三日)晚直唱到天亮,庙内各神前,明灯蜡烛,钟磬交鸣,香烟缭绕,献供成堆,场面壮观,令人忘返。建国后,为促进物资交流,庙会会期延至10天,已发展成规模宏大的物资交流会。

  诸葛亮庙庙会距今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明嘉靖三十九年,时任岐山知县的山西洪洞人韩廷芳,上书朝廷,申准每年春秋两次大祭,春祭为古历二月二十三日,秋祭为农历七月二十一日,这实为诸葛亮庙庙会之发端。以后参拜行祭者越来越多,人们便将祭日立为会日,并以当地村名命为会名,曰“五星会(五姓会)”,会期均为三天。“文革”期间,诸葛亮庙庙会基本停办,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了物资交流会,会期增加为十天,现已成为全县大型综合庙会之一。

  [岐山社火] 社火是一种大型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岐山社火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由四部分组队,一是旗队,具有鲜明的标志,横幅上有醒目的大字,书写着游演队名称。旗呈三角形,印有龙凤图案,相当于古代的战旗,使人感到雄壮威武。二是铳队,铳是木柄铁头,内装土制火药,一经点燃,震耳欲聋,起着伸张正气的作用。三是锣鼓队,鼓的周围有蛟龙,中心画有八卦,名曰八卦蛟龙鼓 。鼓槌由桐木作成,顶端扎有红缨。鼓手身着长衫,头扎白毛巾,个个精神抖擞,在社火的前面起着烘托气氛的作用。四是社火。岐山社火的类型有二芯子(俗称高芯子)、高跷(俗称柳木腿)、车社火、马社火、背社火、纸社火、山社火、竹马、旱船、抬懒婆娘等。

  [岐山转鼓] 2004年3月3日,岐山县被陕西省文化厅命名为“转鼓之乡”称号,全省获此殊荣仅此一家。据考证,鼓居古代八音之首,周代的“大武”就用鼓伴奏,周公在晚年制礼作乐,从那时起就有鼓流行于西岐民间。当然,当时的鼓与现今的鼓有所不同,打法比较单调,主要是在征战中用以壮军威。锣和钹则是秦汉时期从西域引进的。锣鼓经过岁月长河的洗礼,在不同地区形成不同特色,其作用也由壮军威而演化为节日或庆典助兴为主。岐山人打的鼓是牛皮八卦蛟龙鼓,鼓槌由黄、红、绿三色分两端涂染而成,手握鼓槌中间,打挽自如。鼓谱主要是多年流传于民间的“风搅雪”、“紧三槌”、“十样锦”等。转鼓是岐山锣鼓中最具特色,最具魅力的一种,民间称之为“跑鼓”或“跑转鼓”,是根据民间鼓谱“二槌”、“三槌”打法和民间鼓舞特点改编,历经几代人的摸索和改进,演变成的一种打击方法,鼓手、钹手在表演中不断变换位置,夹杂舞蹈动作,风格以粗放、激昂雄壮见长,气势磅礴,震憾人心,给人以视觉、听觉上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振奋,极富表现力。近年来,岐山锣鼓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繁荣,形式更加多样,多次代表岐山县参加省、全国表演和比赛并获奖。随着岐山文化旅游强县建设步伐的加快,锣鼓已成为城乡群众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和致富奔小康的文化产业,成为岐山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新亮点。

  [岐山剪纸] 岐山民间剪纸艺术流行广泛,花样精美。在多种剪纸艺术中,窗花的艺术频高,其中别具一格的烟格窗花,也叫烟格或亮格,它造形生动,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岐山民间烟格是由单色贴纸剪成的正方形图案,直接贴在最上方的窗格上。烟格,作为窗花的陪衬,以其实用性、装饰性和艺术表现的丰富性给人以强烈的审美感受。岐山的窗花剪纸艺术,融北苍南秀于一体。对于狮虎畜兽的概括,如刀削斧凿,粗犷强悍;对于花卉翎毛的表现,却如工笔重彩,细密精致,传统的中国图案所总结的审美经验,都可以在这些作品中表现出来,连图案专家也赞叹不已。岐山窗花的题材、烟格的图案是丰富多彩的,或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或历史故事、戏剧人物,或织布纺线、锄草捉虫,或儿童嬉戏、节日喜庆、结婚迁居……凡生活中她们觉得有意义的事物,都在他们巧手制作下,成了一幅幅精美的艺术品。岐山剪纸源远流长,代代相传,从年逾花甲的老太婆到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几乎人人都能剪下生花。她们用美来装饰环境,点缀生活,寄托感情。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种民间艺术已登上了艺术的大雅之堂,全县成百上千篇作品曾多次参加过全国、省、市民间艺术展览、美术展览,有许多幅作品被国家、省、市群众艺术馆及专家、学者收藏。近几年来,有不少国家的专家、学者前来岐山县拜访民间剪纸能手,她们的现场操作,令外宾赞叹不已。

  [岐山刺绣] 岐山民间刺绣历史悠久,民国以前是农村姑娘必修之工。它作为装饰品而附于枕头、裹肚、鞋及礼物上,多为小型刺绣。也有并集小型刺绣而成为用于敬神的百花帐。刺绣取材和剪纸一样,多是富千祥吉利、富裕等意义的自然物的单体或群体。如,正月里闹元宵,给郎绣个花荷包。结婚时,女方要绣花枕头套子、鞋垫、门帘送给男人,同时还要准备一些香包、针扎送给男方的亲戚朋友,让大家品评自己是否心灵手巧;小孩满月时,姑姑、姨姨要给娃娃送虎头鞋、虎头帽、虎头枕、肚兜、布老虎,为孩子消灾灭难,保佑孩子长命百岁。姑娘给心上人的绣品更是精细入微,寓意深刻。鞋底上用细绳子纳上“勾云”图案,愿出门的亲人走得快,早去早回。鞋垫绣上“月儿圆”、“正月十五”等组字图案,寄托团圆之情。现在一些农村姑娘在对象当兵、外出打工走时,送上几双鞋垫,有的上面还绣有“保家卫国”,有的上面则绣上“思、爱、想”等字样,倾注爱意,寄托情思。

  刺绣不但是美的艺术,而且寓意深刻。过去绣的花枕头“龙凤呈祥”,龙象征男性,凤象征女性,暗喻龙配凤,情侣相配。再如“石榴赛牧丹,石榴象征男性多子,牡丹象征女性似花”。随着时代的发展,刺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刺绣取材也有很大的发展,内容越来越广泛,成为美化城乡生活不可缺少的装饰品。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刺绣进入了商品经济领域,人们把刺绣作为脱贫致富的一个门路。妇女们闲时,三个一堆,五个一群,或坐在树下,或坐在热炕头,巧手绣出精美的鞋底、鞋垫、门帘、电视机套、洗衣机套等,成为城里人的抢手货。尤其是近年来,有不少农家妇女走出家门,闯市场,办起了刺绣工厂或刺绣店,由手绣转向机绣,与经销商鉴定购销合同,产品畅销海内外,充分展示了岐山对外开放的风彩。

  [岐山面花] 岐山的妇女把麦面经过搅拌、搓捏、削剪,精心加工成五花八门的工艺品,称之为“面花”。面花的历史悠久,它集艺术性、观赏性和食用性于一体,每月农历二月二“送豆豆”时和端午节“炸油糕”时,农妇们便互相合作,用面制作多种造型,有动物、人物、花卉、鸟兽等。此时,她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自己独特的悟性,用一双双灵巧的手,像玩把戏似地制作出一个个生灵活现的面花。或先蒸后炸,或直接入油锅着色。成品面花一般用作礼品,在装满豆子的竹篮上面摆上一层面花,算是锦上添花。近年来,随着人们商品意识的增强,也有农妇在节日前将自己精心制作的油炸面花拿到街市上去卖,既可观赏送礼,也可创造效益。吃起来香酥可口,口味无穷。

  [岐山皮影] 皮影戏,岐山人常称“灯影戏”,“牛皮影影”,是用牛皮精心加工制作的人物剪影,用来表演戏剧故事。据历史记载,皮影戏在岐山的发展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其鼎盛时期始于明崇祯年间。这种民间艺术久传不衰,具有数量多、分布广、影响大等特点。岐山皮影技艺精湛,风格独特,闻名省内外,堪称岐山民间艺术的一颗明珠。

  皮影雕刻难度极大,融剪纸、木刻、版画等艺术手法于一体,雕成的人物容貌栩栩如生,又带有漫画般夸张的特色,且能随挑杆作抬足举手,坐跪曲腰等多种动作。雍川镇何家村皮影世家王云飞,皮影祖传七代,历时400多年,负有盛名。他家雕刻的皮影作为一项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民间艺术珍品,近年来先后被日本、东南亚等地区友人购买收藏。

  皮影的表演多以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历史故事或首尾完整的神话传说为剧本。在岐山,皮影戏班社林立,剧目丰富多彩,艺术荟萃,各具千秋。益店镇南官庄李东成和蒲村镇罗俊用录音机代替吹拉弹唱,仅一人挑线就可开台演出,人称“一人台”皮影,极有影响。雍川镇的何积娃戏班箱底齐全,影人多杂,剧目丰富,能演50多本戏。他的“耍马人”技艺非凡,双手能同时挑8个皮影人物,跨战马厮杀打斗,变化自如,精彩异常。更令人惊奇的是,在厮杀对打中,影人能神奇地“砍”下对方的头颅,活灵活现,被称为皮影一绝。

  皮影进入80年代后,其造型、纹样、演技灯光、设施等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古老的民间艺术融入了现代化的声、光设置,更焕发出诱人的活力。

  [岐山脸谱] 提起岐山脸谱与社火紧密相关联,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夏商时期,马勺原本是先民的一种生活用具。从夏商沿用至今,选用优质的桐木、春木、桃木等作为原料,通过手工一刀一刀精雕细刻而成。社火马勺脸谱的图案内容多取自《封神榜》等民间传说具有法力和正义人物的造形,其寓意为镇定、辟邪、驱赶寂寞冷清,表现人们祝福纳祥的美好愿望。当今的社火马勺脸谱,出自民间贫苦资深艺人之手。他们以深厚扎实的画工,配以多层次的图案,使作品显出大红大绿的关中西部特色。风格稳重,意境深远。其粗犷的造型、稚拙的纹样、浓烈的色彩、奇特的想象、线条穿插变化,使得忠奸善恶各具特色,既单纯又细腻,个性清新自由、大胆、夸张、异彩纷呈,充分显示出了广大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非凡的智慧。它传承着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渊源文明,记载着周秦文化最辉煌的民俗过程。

  马勺脸谱是古老大型社火游演扮相的蓝本,由民间艺人世代相传。社火起源可追溯到远古的祭祀活动。至今岐山地区有“耍社火”的这一传统习惯,岐山社火脸谱以夸张手法大胆运用色彩,黑为正,红为忠,白为奸,黄为暴,蓝为莽,绿为义等。表现人物特征,尤以表现周秦历史及传说的人物见长,把社火脸谱图象刻画在泥、纸模、木马勺、梭子、木铲上,其落笔回转顺达,均而不板,工而不僵、粗犷豪放、色彩明快。

  社火脸谱,是用马勺作绘画的“纸”,以社火脸谱为内容的社火脸谱构图。勾画、涂色、注重眉、眼、嘴的装饰,它从人物的性格和容貌特征出发,以夸张的手法描画五官的部位和肤色,进而突出表现各类人物的内心本质,强调色彩对比,具有强烈的象征性。马勺脸谱,以它悠久的历史,神秘、深厚的文化内涵,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美学装饰效果最佳,不失为一件极为珍贵的手工艺术收藏品。

  [岐山曲子] 岐山曲子受《诗经》、《唐诗》、《宋词》的影响,是元曲和民间音乐相结合的产物。它的曲牌及乐器和眉户差不多,有眉户前身之说,但比眉户发展慢,至今还是坐唱形式,内容比较简单,一个曲子连续唱完,中间没有道白。开唱前先奏一曲牌,无论唱腔或前奏曲,速度都较缓慢。岐山曲子分月弦和平弦两种,月弦供成人演唱,平弦供童声演唱。通常说的岐山曲子是指月弦曲子。

  岐山曲子有曲调100多种,常用者约70余种,有曲牌10多个,其以《金碗钗》中《借水》、《题诗》为代表的近百个演唱曲目至今被岐山曲艺爱好者所津津乐道。解放后,曲子艺人编写了一些现代题材的新曲目,如《穷人翻身》、《农业社十大好》、《赵一曼》等,为岐山曲子融进了新的内容。 岐山曲子曲词文雅规整,诗词意境浓厚,和辙押韵对仗讲究,其演唱节奏舒展缓慢,多于表现历史典故和练达人世的感情故事,听来悱恻而又缠绵,其乐器不用大锣大鼓,仅以三弦为主,间配以板胡、二胡、竹笛、摔子(碰铃)和瓦子(竹板)等乐器,绝少吵杂与突兀之感,是一种有固定曲牌、曲调和传统演唱曲目的岐山民间音乐。

  [岐山唢呐] 岐山唢呐鼎盛时期是清代至民国年间,源于何时已无可考。其曲牌大致有七八十个之多,其中有短小精悍的单曲,又有气势恢宏的套曲,如《担水》、《五环》、《独行》、《秋季生》、《雁窝沙》、《金钮丝》、《银钮丝》、《刮地风》、《青天歌》、《地煞》、《出马枪子》、《圆领号》等曲牌至今为老艺人们津津乐道。岐山唢呐一个曲子可以吹奏3个不同曲式,艺人们称为正调、反调、出调。例如,同一个《大开门》曲牌,用正调吹奏是一个曲式,用反调吹奏则形成又一个迥然不同的曲式,而用出调吹奏更是一个风格别异的曲式。岐山唢呐的欢庆乐曲气氛欢快愉悦,动情婉转,令人赏心悦目,吹奏的悲哀乐曲气氛凝重,催人泪下,是民间曲艺中的一支奇葩。现今岐山、扶风、凤翔一带所沿用的唢呐曲牌大都是岐山唢呐曲牌繁衍演变所形成的。在近几年的宝鸡炎帝陵祭炎活动仪式上,均聘请岐山唢呐前往演奏,其《大开门》曲牌肃穆庄严,为其它县(区)唢呐所不及,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上一篇:关中烧火、抹黑俗闻 [2013-06-27]

下一篇:扑神鬼 [2013-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