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走进宝鸡>宝鸡风俗

家族观念 娃娃口中的爸爸们

编辑:于明 来源:宝鸡日报 发布时间:2016年09月02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爸,我等会去我爸爸家一趟,不回来吃饭了。”
 
  在西府农村,经常能听到这样的对话,孩子对爸说去爸爸家,这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外地人听到这段话,估计就蒙了,爸和爸爸不是一个人吗?
 
  其实在普通话中,“爸”“爸爸”都是指自己的父亲,但在西府地区听到有人用方言称呼长辈为“爸爸”的时候,不是在叫自己的父亲,而且此时的发音是( bá  bɑ),指父亲的弟弟,自己的亲叔父。
 
  宝鸡话中,孩子称父亲的三弟、四弟、小弟分别为“三爸( sǎ n  bā)”“四爸(  sī  bā)”“碎爸”,但这仅指父亲的亲弟弟。如果是父亲的堂弟、表弟,则会被称为“某某爸”,即加上名字的爸(只加名不加姓),如“建国爸”“红旗爸”等。
 
  西府娃把父亲的兄弟叫三爸、四爸、碎爸,彰显亲叔侄之间的亲近关系。父亲的兄弟和父亲一样,在家庭中占有重要地位,要尊敬三爸、四爸、碎爸,他们的教诲要听,要像孝敬父亲一样孝敬他们。当然,三爸、四爸、碎爸对侄子侄女的责任也很重,侄子侄女有困难了,他们要给予特别的照顾和疼爱,因为亲兄弟的娃娃和自己的娃娃是一样的。这种称呼意味着,我们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是一个牢固的亲属集团。
 
  既然“爸爸”是指“叔”,那么西府人惯称的“爸  (bá )”又是谁呢?西府方言中,称自己的父亲为“爸  (bá )”。以自己的父亲“爸”为准,父亲的亲弟弟被冠以“排行 +爸”的称呼,父亲的堂弟、表弟则可称呼为“名字 +爸”,可见已经是较为疏远的亲戚关系。而“叔( shí)”这个称呼,只用于比自己父亲小,但没有任何亲缘的人身上。
 
  称谓是一个地区家庭内部、家庭之间感情的最重要表达方式。在周礼文化盛行的西府地区,从一个简单的“爸爸”的读音,可见西府人家庭宗族意识的浓厚,也可以看出家族兄弟之间的那份团结和亲近。

上一篇:尊崇祖先 先人是不容轻侮的 [2016-09-02]

下一篇:鸡年是宝鸡的本命年? [2017-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