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美文美声>西部美文

腊八思粥(宝鸡 肖吉萍)

编辑:王沣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3年01月17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进入腊月已经好几天了,转眼就要到“腊八”了!“腊八节”为农历十二月初八,是腊月里最重大的一个民间俗节,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也有说“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但随着历史的变迁,此节也是我国汉族传统的俗节,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
 
   “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而中原地区的许多农家却喜欢吃腊八咸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黄豆 、豇豆、小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肉丝、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尽管有关“腊八”吃“腊八粥”的传说很多很多,但作为民间百姓美好的愿望还是希望来年五谷丰登,民健体康;也有的人家也会以此节吃粥的方式来诠释另一个传说,以“爱惜粮食”来教育儿女要“勤劳为本,勤俭持家,节约为德”,总之,“腊八节”吃“腊八粥”的习俗在我们关中和山区都为普遍,并有天不亮主妇就要早起煮粥的习俗,意为,谁家的“粥”煮的早,煮的好,煮的香而被称作是勤快女人之说。因此每当此节来临时,我也不由地想起小时候初过“腊八节”的往事来。
   
   小时候,我与母亲生活在江南一个大城市里,在我幼小的心灵和模糊的记忆中,似乎没听过故乡有过此节和吃此粥的习俗。在60年代中期,我随母亲来到秦岭以南父亲工作的一个山区小县定居,经过几处暂时的居住,于秋天搬到了一小小的四合院里,直到我们被迫下乡。那个院子居住着五户人家,而且多是陕南人,这也与当年此县归属汉中地区管辖有关,因此,我们在住进一户人家搬走后的那间房子里,就成了这小院子的第六户人家。
 
   由于南北方饮食不同,也因大城市与小县城环境不同,吃水要自己挑;以吃大米饭为主食的却要以面粉代替,且要吃馒头、饺子、包子和面条什么的均得由自家操作蒸煮,这和出门就可以买到“芝麻烧饼,千层大饼和油条、豆浆或进小饭馆去品尝“烧卖、油炸春卷、小笼包子和锅贴饺子”的城市生活,简直形成了天壤之别,而且单凭每顿饭要生柴火做饭,就已经很难为母亲了,让我们更难适应的则是每日三餐变成了两餐,但为了全家人能得以团聚生活,我们都在努力的适应着,学习做着,我的胃病也由那时慢慢形成,特别是在那经济计划的年代,人均口粮和菜油都是定量而供的,且还有粗、细粮比例之分,细粮以面粉为主,大米甚少,粗粮一般有包谷珍、面、高粱面以及红薯干为主,所以母亲特别珍惜每个月里的那一点点大米,总是留着做大米饭吃,因此我们家没有喝粥的习惯,最多是把吃剩下的米饭锅巴煮煮来代替“粥”吃。“腊八”到了,满院子里的邻居阿姨、奶奶们便会于前一天下午开始张罗,泡发这豆、那豆的,还买回一些食材,但母亲却全然没有行动,当邻居们问起时,母亲听了也不感兴趣,只认为好好的大米却被放进乱七八糟的东西煮成一锅稀饭来过什么节,因此不以为然。作为当年只有11岁多的我来讲,在学校里早就听到同学们在嘁嘁喳喳地嚷着“腊八”到了,她们家里都在准备要煮“腊八粥”吃,通过听说和了解,我才知道煮此粥要用“八种”五谷杂粮和一些根菜混合而煮,说好香好香的。是啊!在那缺吃少穿的年代里,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很低,年啊节的很少,饭菜很单调,特别是母亲做的面食饭水平也不高,哪能象现在好歹一个日子,都可以称作是“节”,啥时间想吃鸡鸭鱼肉的都很方便呢?所以心里对“腊八粥”到底是什么样的饭食和究竟有多香就充满着好奇,由此也产生了一种从未有过的食欲,心里很希望母亲也能做顿“腊八粥”吃,当然结果是失望的!
 
   院里有位奶奶,从老家来县城多年了,就为其女儿看护照顾三个外孙儿、孙女的,她心底善良,勤快能干,对人热情,所以象他们那样的大家庭就煮了一大锅呢!那时各家居住条件都差,多是不足二十个平方左右的平房,就那,还一隔两半,算是两居室,以便和儿女分房而卧,且是公用房,根本没有专用的厨房,所以有的人家在外房间角落盘个锅灶,有的则在走廊的旮旯角落里盘锅做饭。奶奶家和我们家均属于后者情况,记得“腊八”那天我放学回来,就闻到了小小的院子里飘着五谷粥的香味,那香味直扑鼻空而来,对于一个刚放学回家且肚子饿了的小姑娘来说,那是何等的诱惑。我不由地嗅了嗅鼻子,但也只能眼巴巴地向奶奶家走廊角落里瞥了一眼,那一瞥看到的是,那用铁勺支起一点缝隙的锅盖下腾起的阵阵热气,我低头走进自己的家里…….
 
   那天母亲做的是面条,正当我们准备吃的时候,奶奶端来了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哦!母亲在谦让着、感谢着,但我肚子里的小馋虫已经爬到喉咙口了,那时小弟出生才一两个月,母亲给我舀出半碗,啊!腊月的天气很冷,放学回来的我双手也很冻,所以那时感到能捧上热乎乎的装有“腊八粥”的碗是那么的暖和,粥是咸味的,一股粥香直钻喉下!那粥咋那么的香,那么的好吃,里面有好几样豆类,还有红、白萝卜、豆腐、粉条什么的,那时这些东西可全是要凭票供应的呢!自己吃着,还数着到嘴的粥里,看奶奶是否用了8种食材呢!以后的年月里,各种政治运动扑面而来,我们家也因此遭到厄运,小院里也失去了那种温馨和人们素有的邻里关系,但那奶奶却对我们家一直很好,即使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她白天不敢上我们家来,但到了晚上,就偷偷的过来劝慰母亲。后来因我们举家下放,母亲因积怨病故于乡村,每每想起那情那景时,我就会想起那年的“腊八节”和那碗“腊八粥”,心底就会涌出一丝酸楚,一种情感,一份思念,一种情愫,绵绵而细长,久久挥之不去…….
 
   后来我成家了,每当“腊八节”到来时,我也会提前准备些食材,晚上睡觉前就把各种泡好的豆类放到在锅里,在蜂窝煤炉上焖上一夜,一大早起来为家人做顿“腊八粥”。现在条件好了,晚上把生米生豆和其它谷类放进电砂锅内,调节好温度,早上起来便是一锅香喷喷的五谷杂粮粥哦!因此,今年的“腊八”的前夜,我依然会准备做“腊八粥”,一为这份源远流长的历史饮食文化,二为自己心里对母亲和对那位奶奶的怀念!                             

上一篇:我的公共汽车缘(宝鸡 赵莉渭) [2013-01-08]

下一篇:金台观游记(宝鸡 刘鉴) [2013-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