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美文美声>西部美文

农家院落的热炕头(甘肃 张文进)

编辑:王亚恒 来源:中国散文网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13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新年过后,正是四九寒冷的时间,一场突如其来的中雪铺天盖地而来,给陇原大地披上洁白色的银装素裹,显得格外绚丽多彩,瑞雪兆丰年,27日晚间北风呼啸,气温下降到零下20多度。到了深夜一场大风吹开了窗户,顿时把我从睡意中惊醒,睡在这热气腾腾暖暖的热炕上那么美满幸福,想起这寒冷的夜晚不知还有多少人在睡凉床受冻,使我浮想联翩。
 
  记得小时候,在冰天雪地里行路上学,那时候没袜子穿,穿着破烂不堪的运动鞋,大拇和小拇脚趾都露在了外面,穿着开裆裤,脚都冻肿了,脚后跟都张开了嘴,回家母亲用针缝上几针,或者把蜡烛和棒棒油点着滴上几点把裂缝烫死。这时双脚在暖暖的热炕上保暖一阵被冻肿的脚才能融化,似乎好像冬季非常寒冷。
 
  有过农村生活经历的人,都会留恋家中热乎乎的炕头。
 
  热炕头一般“肤色”较黑。不管炕上铺的是老式炕席,还是新式的“合成革”,70年代开始,在城里人用来铺地的东西,在农村被铺到炕上了,而且色彩鲜艳,图案多样,深受百姓喜爱。由于接近热源——灶坑,时间久了都会被烙的颜色发深。所以,一旦你在谁家“迷路”了,找不到炕头炕尾了,也不要着急,看颜色来辨别。也有特殊情况,有的人家炕上比较讲究,铺上厚厚的羊毛炕毡,既保暖又较软些,炕头部分的颜色一时半会不至于变深,家家户户都不同,
 
  热炕头是身份的象征。农村没有那么多客房,老老少少,一般都挤在一个大炕上,从炕头一直睡到炕梢。每家每户,能在炕头睡的,不是年长者,就是当家的,或者是被娇惯的孩子。偶尔家里来个客人,为了表示对客人的盛情,也会安排在炕头睡。就是坐在炕上打扑克时,也是让那些辈分稍长的人坐在炕头一侧。
 
  热炕头还有很多功能。
 
  热炕头能治病。如果你有个腰疼腿疼的毛病,你就来吧,睡上几晚,管保你胳膊也不酸了,腰也不疼了,腿也不抽筋了。那效果绝对胜过那些什么筋骨贴,什么腰痛灵,什么少数民族的膏药,什么高科技制剂。你看那些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只要在自家的炕头上烙上一宿,明天准保能起个大早,接着下地干活,啥也不耽误。
 
  热炕头可用来保温。我小时候每到冬天,中午放学回家吃饭,妈妈都是把饭盆放到炕头,上面蒙上被子,到吃的时候里面的高粱米粥还是热乎乎的。
 
  热炕头可用来发面。这也是利用了它的热度,记得妈妈总把和好的面放在炕头上一晚,第二天早上就能吃上妈妈蒸的发面大馒头。那年秋天家里做农活,早上妈妈蒸得馒头,又大又软,我在没吃菜的情况下接二连三吃了四个馒头。现在我就纳了闷了,同样是馒头,和我妈蒸的相比,差距咋就那么大呢?
 
  热炕头还可用来烘干物件。儿时的我在外面跑疯一天,鞋里全湿透了,睡觉前,妈妈会把我的鞋垫放在炕席底下烙一烙,把鞋子放在炕箱里烤,第二天一早穿上鞋里面热乎乎的。爸爸时常把手电筒里的电池放到炕头,他说那样电池被烙热,就会多用一些时间。过年之前,爸爸还会把买的鞭炮放到炕头防潮,我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看看我的鞭炮,之后幼稚地问妈妈一遍:还有几天过年啊?
 
  小时候,我们一家几人从炕头开始的排序是大姐、二弟、我、妈妈、爸爸。虽然我为老二,但爸爸说: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就让大姐睡炕头,爸爸在外工作星期天回来自己一直坚持睡在每晚最先凉的炕梢。那时晚上点的煤油灯,已经上学的大姐和我们在热炕上念诗背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那时还分不清“野”和“见”的准确读音,但是我们几个齐声朗读,读得非常投入,甚至闭上眼睛去想象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苍茫景象。后来,大姐工作了,我到城里读书了,家里的热炕头留给了经常腰腿疼的妈妈和弟妹,后来我在当地供销社工作了,在单位晚上插的电热裖,感觉电热裖睡上一夜不适,干舌燥,经常上火牙痛,常吃牙痛药,三十多岁就拨了老牙,在我离开家乡工作,到冬季在繁忙的工作中常想家中的热炕头睡上多么舒服,如今农家院落的热炕头成了我们大西北人祖辈的传家宝,至今当地农民家家户户都有几个热炕。现在新农村建设,告别了土窑洞,住进了砖瓦房,不少人还割舍不掉和热炕头的情感,仍然筑起很讲究的土炕,只是把火门烟洞放在外面,保持了房间的清洁卫生,现在一个房间有一个4平米的热炕,不但睡上暖和舒适,炕面炕箱四面散热,提升了房子的热度,减少了火炉子烧炭的用量。
 
  2000年企业改制后,回到家乡附近的村庄街道做起了小生意,首先第一件事给自己建起了用水泥炕板筑起了热炕头,早晚和老伴睡在这热乎乎的炕头已有18年头了,如今农家的热炕头伴随着大西北人一生所生活的美景。

 

上一篇:故乡菜花连天黄(陕西汉中 李熙睿) [2019-05-13]

下一篇:樱桃熟了(陕西宝鸡 秋水) [2019-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