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 > 文化教育>文化长廊

文化长廊

  •   北方方言(广义的官话)   通行在我国中原、东北、西北和西南的广大地区。   吴方言——即江浙话   分布在上海地区、江苏东南部和浙江大部分地区。以上海话为主要代表。   湘方言   分布在湖南省大部份地区。以湖南长沙话为代表。   赣方言   分布在江西省大部分地区和湖北…
    来自:孔子学院 编辑:王莉 日期:2011-07-13 10:21
  •   虎在十二生肖中位居第三,在十三地支配属“寅”,故一天十二时晨中之=“寅时”--清晨三点至五点又称“虎时”。   在远古时候,属相中有狮子,没有老虎。由于狮子太凶残,名声不好,主管封属相的玉皇大帝想把狮子除名,但是又必须补进一位镇管山林的动物。这时,玉帝想到殿前的虎卫…
    来自:孔子学院 编辑:王莉 日期:2011-07-13 10:19
  •   中国方言权威研究机构的语言学专家10日表示,即使在全球化时代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冲击下,中国130种各民族语言仍然得以在13亿人口中传承和发展。   记者从中国社科院方言研究所、全国汉语方言学会与广西文科中心在桂林联合举行的全国汉语方言学骨干高级研修班上获悉,2011年末,揭示最近20多年来中国语言发展状况和…
    来自:新华网 编辑:王莉 日期:2011-07-12 09:05
  • 山东:以在太行山之东而得名。唐大部分属河南道;宋设京东路,后分京东东、西路;金更名山东东、西路,为山东得名的开始;元设山东东西道;明置山东省,后改山东布政使司;清改山东省,省名至今未变。   山西: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唐大部分属河东道;宋设河东路;金分河东北、南路;元设山西河东道,为山西…
    来自:网络 编辑:王莉 日期:2011-07-08 10:17
  • 1.赋 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出现于诸子散文中,叫“短赋”;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是诗向赋的过渡,叫“骚赋”;汉代正式确立了赋的体例,称为“辞赋”;魏晋…
    来自:百科知识网 编辑:王莉 日期:2011-07-08 10:14
  • 【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我国传统习俗中最隆重的节日。此节乃一岁之首。又称元旦、元正、新春等。民间有贴春联、舞龙灯、发压岁钱、拜亲访友、吃团圆饭等习俗。 【元宵】农历正月十五夜,民间传统节日。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这天要点灯、放灯,所以又称“灯节”。除赏花灯外,吃元宵是重要习俗之一。 【…
    来自:百科知识网 编辑:王莉 日期:2011-07-08 10:11
  • 北京798偏锋新艺术空间举行的“象由心生——中国抽象艺术第四回展”。 图为抽象艺术作品《水墨元素》 由21位抽象艺术家作品组成的“象由心生——中国抽象艺术第四回展”。在北京798偏锋新艺术空间进行为期1个月的展出后于6月30日闭幕。受到抽象艺术爱好者的喜爱。 …
    来自:中新文化频道 编辑:王莉 日期:2011-07-06 09:39
  • 一   文学和艺术,总是在相互融通、相互借鉴中发展,这是艺术思维发展的根本法则,是文艺创作的基本运动规律。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国艺术发展史都充分证实这个问题。文学与艺术的融通和渗透,涉及的领域极广。诗画融通,则是文学与艺术的融通中最为活跃、成果也最显著的一种审美活动和创作实践。   我们的祖…
    来自:中新文化频道 编辑:王莉 日期:2011-07-06 09:31
  • 剔红 福寿碗   数年前,在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个产自明朝永乐时期的云龙纹剔红盒子以1193.8万港元成交,这一得标价让许多普通收藏爱好者费解不已。实际上,剔红一直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收藏价值不容小觑。   中国是漆的发明国,使用漆的历史至少有7000多年。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又赋予了漆艺术…
    来自:中新文化频道 编辑:王莉 日期:2011-07-06 09:29
  • 中国是世界上众所周知的礼仪之邦,温文尔雅是我们的特征,并且带有浓厚的文学气息。中国的礼仪教术可谓是历史悠久,古代就十分注重。民风更是深受其影响,各民族都是非常在意礼节,也都是热情好客,对于礼法的重视,可谓是深入人心。人人都以注重礼仪作为衡量自己的标准。 古时,中国有严格的礼仪教条,凡…
    来自:网络 编辑:王莉 日期:2011-06-29 10:26
  • 礼的精神内核是人伦关系、伦理价值,礼是人与人间秩序的建立。礼源于生活,首先表现为一种生活仪式,最后上升到伦理道德高度。古代家礼包含许多日常生活中子女的衣、食、居、行、立、坐等各种生活行为和习惯,都有一套礼节规范,不能随意而行。《周礼•师氏》中记载,当时的国学教国子以“三德”和&…
    来自:网络 编辑:王莉 日期:2011-06-29 10:21
  •   秦王政兼并了六国,结束了战国割据的局面,统一了中国。他觉得自己的功绩比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五帝还要大,不能再用“王”的称号,应该用一个更加尊贵的称号才配得上他的功绩,就决定采用了“皇帝”的称号。他是中国第一个皇帝,就自称是始皇帝。他还规定:子孙接替他皇位的按照次序排列,第二代叫…
    来自:百科知识网 编辑:王莉 日期:2011-06-27 10:32
  • 三味书屋是晚清绍兴府城内著名私塾,鲁迅12岁至17岁在此求学。所谓“三味”,是取“读经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yáozhuàn),读诸子百家味如醯醢(xīhǎi)”之义。 关于三味书屋中“三味”的多种说法 如前所述,“三味”的原意“布衣…
    来自:网络 编辑:王莉 日期:2011-06-27 10:30
  • 中国文字起源甚早,把文字的书写性发展到一种审美阶段——融入了创作者的观念、思维、精神,并能激发审美对象的审美情感(也就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书法的形成)。有记载可考者,当在汉末魏晋之间(大约公元2世纪后半期至4世纪),然而,这并不是忽视、淡化甚至否定先前书法艺术形式存在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
    来自:孔子学院 编辑:王莉 日期:2011-06-20 09:24
  • 纯情的初恋———沧州“笑口常开” 酸酸的、甜甜的,样子很可爱,就像沧州的招牌菜——笑口常开。这道菜是用金丝小枣和白糖制成,先把枣核去掉,再把和着面的糖塞进去蒸熟。吃起来,糖是甜的,枣是甜中略酸的,混在嘴里的感觉一如初恋,发自内心的甜蜜,可吃到后来却…
    来自:孔子学院 编辑:王莉 日期:2011-06-20 09:23
  • 陶的发明是人类社会伟大的事件之一。在中国,凡是古代重要的发明,往往把它和“圣人”联系在一起,把这发明本身也当作“圣事”或者“圣迹”。这一点,在《考工记》里记载:“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
    来自:孔子学院 编辑:王莉 日期:2011-06-20 09:20
  • 嫫母,又名丑女。5000年前,黄帝为了制止部落“抢婚”事件,专门挑选了品德贤淑,性情温柔,面貌丑陋的丑女(封号嫫母)作为自己第四妻室。黄帝还说:“重美貌不重德者,非真美也,重德轻色者,才是真贤。”5000年前,黄帝战蚩尤,降神农,平息了战争,统一了三大部落,结束了野蛮时代,人类进…
    来自:百科知识网 编辑:王莉 日期:2011-06-17 10:00
  • 相思豆的由来: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维 相传,古时有位男子出征,其妻朝夕倚于高山上的大树下祈望;因思念边塞的爱人,哭于树下。泪水流干后,流出来的是粒粒鲜红的血滴。血滴化为红豆,红豆生根发芽,长成大树,结满了一树红豆,人们称之为相思豆。日…
    来自:百科知识网 编辑:王莉 日期:2011-06-17 09:56
  • 经常在有关清朝的书籍、文章或影视剧上看到“兵”和“勇”二字,但很多人对这两种标志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史载,“兵”是清代国家的常备武装力量,包括八旗军和绿营军。八旗军分为满八旗、蒙八旗和汉八旗,这些都是大清的正规军,直接隶属皇帝,八旗兵为世兵制,在16岁以…
    来自:百科知识网 编辑:王莉 日期:2011-06-13 09:46
  • 中国古代自隋朝实行科举考试到1905年满清废除科举有1300余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岁月里,陆陆续续产生了600多名状元(武状元除外)。那么究竟谁才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呢?通过查阅史籍得知:清光绪年间的刘春霖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 刘春霖(1872年—1944年),字润琴,号石云。直隶肃宁人…
    来自:网络 编辑:王莉 日期:2011-06-13 09:44

随机文章

共427 首页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尾页 页次:19/22页 20/页 转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