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西部网事>西部精神

陕西宝鸡长乐塬,这里有段鲜为人知的抗战史!

编辑:王亚恒 来源:陕西广播电视台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30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抗战时期,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一批工商企业,为了免遭日本侵略者的破坏,救亡图存,冲破重重艰难险阻,从武汉、上海等地陆续内迁到四川、陕西、贵州等地,书写了一部轰轰烈烈的“实业救国”壮丽史诗。
  近日,随着宝鸡一批“窑洞工厂”被重新发掘整理,这段鲜为人知的工业抗战史,重新进入人们的视线。
  一大早,71岁的冯驱又一次来到长乐塬下的这排窑洞前。2009年退休后,他一直致力于中国工业合作运动和抗战工业内迁史的研究,说起先辈们开凿的这些窑洞,他如数家珍。 
  这个窑洞是申新纱厂1940年为了抵御日军的轰炸和空中威胁,在陈仓峪下开始人工挖掘了24孔窑洞,窑洞整个长度1.75公里建筑面积4800多平方米,1943年林语堂先生到这参观说,这就是中国抗战中最伟大的奇迹!
  跟随冯驱步入“窑洞工厂”,长长的巷道纵横交错。其中长度在64米以上的窑洞有7孔,最长的达109米,这7孔窑洞被6条横洞贯通连接,形成了彼此联通的地下工厂。 
  窑洞深处,有拐让的壁洞,有水井,还有5眼30-50米高的通气竖井,用以减少窑洞里面的粉尘,保证空气流通。6号窑洞内,产于1921年的这台“粗纱头开松机”通电后仍能正常转动。
  这台82年前随内迁企业一同搬迁至宝鸡的“百年设备”,见证了那段可歌可泣的艰难岁月。窑洞顶上的这段工字钢,则见证了当年这些笨重的机器搬进窑洞后,艰辛的安装过程。
  这个工字钢起什么作用呢,所有设备从洞外往里运的时候,小平车把设备推到这个位置,把它从小平车上吊下来,转移到各个应该安装的的工段上去。
  一件件珍贵文物,将时光拉回到战火纷飞的抗战岁月。1937年“七七事变”后,沿海地区的许多工商企业为了免遭日寇破坏抢夺,陆续从武汉沿长江向西南、云贵、重庆等地搬迁。当时,荣氏家族建在武汉的申新第四纺织厂和福新第五面粉厂就是西迁的民族企业之一。
  申新(纱厂)和福新面粉厂原计划也是搬往重庆的,但是由于长江上的运力有限水泄不通,所以申新和福新厂就改变了搬迁方向,乘陇海铁路到达了宝鸡。
  当时的宝鸡只是一座仅有六七千人的农业小县,几乎没有近代工业,只有一百多家手工业作坊,经济十分落后。1938年8月,西迁到宝鸡的申新、福新两家工厂在紧邻陇海铁路的宝鸡斗鸡台火车站附近重新选址建厂,在没有电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艰难开工生产。
  先是利用汽车引擎和煤气发生炉联系起来进行发电,后来也是听说火车头能发电,所以申新工人就从陇海铁路借了一台404号机车头,将火车头运到厂里自主研发,还真让他们发出了电了用火车头又带动了4000纱锭(机) 。
  然而,抗战期间,日寇对位于大后方的宝鸡也进行了狂轰滥炸,位于十里铺的内迁工厂更是重点目标。为了躲避日寇的轰炸,1940年1月,申新纱厂在长乐塬脚下开始修筑“窑洞工厂”,1941年2月建成后,继续坚持生产。
  如今,在长乐塬遗址区,一座重建的烟囱上,覆盖着巨大的伪装网,还原了当年申新纱厂发电厂预防空袭的情形。龚平的父亲当年曾负责设计和修建了发电厂。 
  他也知道发电厂是轰炸的主要目标,我听我父亲说墙壁是用混凝土浇灌起来的,很厚! 顶子是平顶,为了加强抗轰炸的能力,所以他采用了铁路上的钢轨,把钢轨在平顶上密排高高的,烟筒很难伪装,所以他就组织工人用麻绳自己编织了防护网把它罩起来。
  尽管做了伪装,因为高耸的烟囱,当年发电厂还是频频遭到了日寇飞机的轰炸。
  其中有一颗重磅炸弹直接命中到透平间的屋顶上,炸弹爆炸的威力让屋顶整个跳起来,然后又落下来落到原位,把底下发电机的一根天轴压弯了,仅仅就是这一个损失,一个天轴压弯了修理起来很容易,所以很快就恢复发电了。
  冒着日寇的疯狂轰炸,工厂坚持生产,到1945年抗战胜利时,申新纱厂的窑洞工厂共生产了6.2万吨棉纱、43.2万匹棉布,为抗战前后方供应了大量军需和民用物资。在抗战时期,内迁到宝鸡的15家工厂连同工合合作社等,沿陇海铁路形成了有200多家工厂的“秦宝十里铺工业区”,使宝鸡成为抗战时期重要的战略后方基地。
  如今,15家内迁工厂中,仍有5家延续至今。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便是其中之一,经过80多年的发展,这家公司已成为我国石油钻采装备研发制造骨干企业,年营业收入达到65亿元。
  我们总结起来就是有一种叫窑洞精神,就是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这种创业精神从没有到有到一点一点发展壮大。
  可歌可泣的抗战工业内迁,塑造了宝鸡作为现代工业城市的雏形。作为国家工业遗产,如今长乐塬工业遗址正被精心保护。投资2.6亿的一期项目已经建成对外正式开放,未来二期、三期项目正在实施。
  总体投资是达到11.7亿,把它最后打造成为在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工业精神的研学基地之一 。
  回望历史,是为了更好的展望未来。80多年前这次可歌可泣的抗战工业内迁,保存和播撒了中国民族工业的火种,栉风沐雨,薪火不绝。展现了中华民族在危难关头,救亡图存、自强不息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记   者|宋甲勋
      摄   像|侯   强

上一篇:兰州“90后”异乡娃扎根深山守护铁路信号 [2020-12-16]

下一篇:从两名员工看陕西长岭人的敬业精神和品牌… [202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