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文化教育>文化长廊

凿壁偷光的他,凭学问官居丞相,却最终身败名裂

编辑:高志军 来源:有听读书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26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想必大家一定听过凿壁偷光的故事。故事说的是,西汉时有一个叫匡衡的人,从小就喜欢读书,可他家世世代代是农夫,家境贫穷,连蜡烛都买不起,一到天黑可怎么看书呢?聪明的匡衡想了一个办法,偷偷地在与邻居家相邻的墙壁上凿了一个洞,这样就借着洞中传过来的烛光看书了。

两千多年来,这个故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孩子,匡衡也由此成为勤奋好学的榜样人物。

 

 

但是,如果我们细想一下,就会发现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很值得怀疑。首先,凿墙的动静可不会小,邻居不可能不发现、不阻止。

其次,就算邻居被匡衡读书的热情感动而同意凿这个洞,这个洞只能凿在接近地面的位置而且不能大(许多这个故事的配图也就是这么画的),可问题是,这堵两家共有的墙厚度不会太小,否则承重肯定不行,但如此一来,就算邻居配合着把蜡烛放到洞口,这样的洞能透过多少烛光来让匡衡读书?

反正,我要是这邻居,宁可直接送蜡烛给匡衡,这样既不用损坏我家的墙,又能把好事做彻底。

这个故事出自《西京杂记》,颜师古在给《汉书》做注解时,就说“今有西京杂记者,其书浅俗,出于里巷,多有妄说”,因此凿壁偷光的故事,虚构的可能性相当大。

不过,匡衡从小用功读书这个应该是事实,所以穷苦出生的他的学问越来越好,特别是对《诗》的理解十分独特透彻。在当时读书人中已经流传着一句话:“无说诗,匡鼎来;匡说诗,解人颐”,意思是;没有人能解说诗,那就请匡衡来;匡衡解说诗,常常能让人笑个不停。

 

 

汉代制度,中央和地方都挑选年轻人为博士弟子,集中学习,每年进行考试,凡精通一门经学以上的,即可通过考试获得官职,从文学掌故开始直至郎中

所以,学问有成的匡衡开始凭学问进入仕途。但匡衡的仕途在一开始并不平坦,因为他虽然学问大,却不是一个应试型选手,一连参加了九次考试,才中了丙科,被选为平原文学掌故

由于匡衡的名声实在太大了,许多儒生为他抱不平,纷纷上书朝廷,认为匡衡精通典籍,学问当世无双,应该在京城做官;如果要去平原,那后学之辈都要跟着去平原了。

这一来,动静就大了,朝廷就让太子太傅望之等人去调查这个匡衡到底有何能耐。萧望之把匡衡招来亲自面试。这一番面试,匡衡就显出其学问功底了。他侃侃而谈,引经据典,让萧望之大为惊叹,于是上奏皇帝,认为匡衡这个人对经学精通,可作为人才慢慢观察、培养。

 

 

萧望之是汉代有名的大儒,能获他如此好评,匡衡似乎看到了一条光明的仕途之路。然而,可惜的是,此时的皇帝是很不喜欢儒生的汉宣帝,一道诏书下来,匡衡还是被打发去当平原文学。

不过,在这场面试中,匡衡遇到了一生最重要的贵人——当时的太子刘奭(音世)。刘奭从小就喜欢儒生,这次面试听着匡衡侃侃而谈,对这个年轻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匡衡后半生的飞黄腾达就此种下了关键性因素。

不久,汉宣帝驾崩,太子继位,也就是汉元帝。汉宣帝为汉元帝安排了三位辅政大臣:以乐陵侯史高领衔,太子太傅萧望之和少傅周堪为副。

这三人中,史高是汉宣帝的表叔,论辈分,高出汉元帝两辈,又是汉宣帝遗诏指定的辅臣之首,可偏偏不受汉元帝待见,仅徒有虚名而已。

萧望之因为与汉元帝有师徒之谊,最受汉元帝尊重,政事都听萧望之的。于是就有人给史高出主意,让他向朝廷推荐一些才能品德俱佳、有名望的人,来赢取天下人心。什么人合适呢?这时候匡衡的名望就起作用了。史高向汉元帝推荐了匡衡,汉元帝也马上想起了这个当初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年轻人。于是,一道诏书下来,匡衡被招入京,成为郎中。

 

 

剧照,汉元帝

到了中央任职的匡衡,多年苦读积累的学问一下子有了用武之地,他频频上书发表意见,而且充分发挥自己对《诗》的高深理解,不断引用《诗》来论证自己观点。这恰好迎合了好儒术文辞的汉元帝的喜好,于是这个穷苦出身的读书人,开始驶入仕途的快车道。

刚到中央没多久,发生了日食地震,匡衡上书陈述朝政得失,汉元帝就把他提拔为光禄大夫、太子少傅;接下来几年间,匡衡不断上书,汉元帝越来越喜欢,就先后又提拔他为光禄勋、御史大夫;到了建昭三年,匡衡终于达到了仕途的顶峰——成为丞相,并被封为乐安侯。

匡衡从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到位极人臣,他的一生本应是一个传奇。可惜,这仅仅是如果,读史书,我们看到太多的是乐极生悲的故事,匡衡也未能例外。就在匡衡拜相封侯两年后,最欣赏他的汉元帝驾崩,太子刘骜继位,也就是汉成帝。越来越多的麻烦事开始找上匡衡了。

 

 

剧照,汉成帝

首先,是一次上奏惹出了麻烦——命运有时就喜欢开玩笑,当初匡衡不断上奏获取仕途的前进,而现在又以上奏开启仕途的没落。

这次是匡衡和御史大夫甄谭联合弹劾石显。石显是宦官,极受汉元帝宠信,而且又是玩弄阴谋的高手,前面提到的三个辅政大臣,在石显逼迫之下,萧望之被逼自尽,周堪被废官禁锢。

那时候,石显权倾朝野,包括丞相匡衡在内的百官都非常畏惧,没人敢触犯他。可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到了汉成帝时代,石显失势了。

可没想到的是,朝中大臣对匡衡之前不敢发声、此时落井下石的做法看不过去,司隶校尉王尊上奏,认为匡衡和甄谭明明知道石显专权,危害朝野,那时候不敢弹劾石显,反而阿谀奉承,违反作为大臣应有的责任;现在弹劾石显,也不先反省自己罪过,反而张扬先帝任用权臣的过失,甚至妄言什么百官畏惧石显甚至超过皇帝,这是大逆不道的罪过!(“司隶校尉涿郡王尊劾奏:丞相衡、御史大夫谭知显等专权势,大作威福,为海内患害,不以时白奏行罚,而阿谀曲从,附下罔上,怀邪迷国,无大臣辅政之义,皆不道!……衡、谭举奏显,不自陈不忠之罪,而反扬著先帝任用倾覆之徒,妄言‘百官畏之,甚于主上’;卑君尊臣,非所宜称,失大臣体!”《资治通鉴·汉记二十二》)。

 

 

剧照,石显

这道奏折写得义正辞严,匡衡既无言以对,又深感不安,于是上疏谢罪,乞求让自己年老归家,还把丞相、乐安侯的印绶也交上去了。

汉成帝因为自己刚刚继位,不想就这么快就惩处先帝重用的大臣,就下旨宽慰匡衡,还特意赐给他上等酒和御厩饲养的牛。

这件事之后,虽然匡衡重新负责朝政事务,但在群僚中威信大失,大臣们多数私下认为王尊说得对,匡衡也听到了这些议论,擅长以诗讽喻的他,只能嘿嘿以对。

紧接着,坑爹的儿子出场了。匡衡任越骑校尉的儿子匡昌,在酒醉后杀了人,被抓入狱。匡昌的弟弟居然和越骑官员们准备合谋劫狱解救匡昌。这事被告发后,匡衡吓得脱下官帽,光着脚跑去向皇帝请罪。汉成帝最终还是宽恕了匡衡。

如果匡衡真有自知之明,若此时选择告老还乡,说不定还能留下清白名声。可尝到权利滋味的匡衡,对官场恋恋不舍,渐渐迷失了方向,忘了初心。紧接着发生的被人告发偷盗土地一事,最终让匡衡身败名裂。

 

 

匡衡的封地是临淮郡的僮县乐安乡,这个乡本来面积应该是3100顷(按汉制一顷为百亩,也就是31万亩),南边以闽佰为界。

汉元帝初元元年(公元前48年),临淮郡标注郡图时误把更南边的平陵佰当做闽佰,这样实际上让乐安乡多出了400顷地。这个错误当时一直没人发现。

汉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封匡衡为乐安侯的时候,也就按错误的郡图多封了匡衡400顷。 应当说,这时候的错误与匡衡无关,但问题在于,到汉成帝建始元年(公元前32年),临淮郡重新统计田亩、绘制地图时发现了这个错误,就把这事上报了丞相府。这时候,就暴露了匡衡卑劣的一面。

匡衡先是对自己的亲信赵殷交代,让主簿陆赐去处理此事。到了第二年,匡衡问赵殷这事处理的怎样了,他满心以为这两人肯定能把事摆平了。谁知道,偏偏赵殷和陆赐都是缺心眼的主,两人一商量,也都猜到了匡衡的小算盘,但在如何处理上,却出了一个馊主意:临淮郡如实上报统计的田亩账簿,并且将封地按实际情况改回以平陵佰为边界;而且还害怕郡里不肯配合,提出让丞相府的家丞上书皇帝。

 

 

匡衡听到这个回复,心里估计恨不得杀了这两个笨蛋,这样的事怎么能告诉皇帝呢?那不是明摆着告诉天下人我匡衡贪心那4万亩地吗?但话又不能说的太明白,想了想,匡衡说:“主要考虑应不应当得到,这点事何必就上书皇帝呢?”

话说到这份上,陆赐也终于明白该怎么办了,马上要临淮郡以平陵佰为边界重新绘制了地图,临淮郡也不敢得罪丞相,这么一来,多出的4万亩就名正言顺地归为匡衡的封地了。而且,匡衡还派人到僮县,把之前已归还土地的田租,大约1000多石谷物收回来。

这件事,匡衡做得非常恶劣,充分暴露了他贪婪的一面。纸终究包不住火,很快就有人向皇帝告发。汉成帝一查之下,事情来龙去脉被查清。又是一道诏书下来,匡衡被免为庶人。几十年苦读、奋斗所换来的全部成就就此成为过眼云烟。史书没有记载匡衡回到老家后的事情,只说他“终於家”。不知临终前,他回首这一生是什么样的心情。

这就是匡衡的人生“怪圈”:因为贫穷而奋发,奋发而有名有位,有名有位而忘形,忘形而身败名裂。

 

 

《汉书》把匡衡和张禹、孔光等一并列传,并在最后发了一通议论,说这些人都是凭儒家学问而位居丞相,他们平时穿儒生衣冠、传授先王所语,博学宽容,品行厚重,然而实际上都为保全自己俸禄官位,而蒙受阿谀奉承的讥讽。他们口口声声以古人直道行事的准则来要求,自己哪能胜任呢?(“……匡衡、张禹……咸以儒宗居宰相位,服儒衣冠,傅先王语,其酝藉可也,然皆持禄保位,被阿谀之讥。彼以古人之迹见绳,乌能胜其任乎!”)

每读史至此,不禁让人掩卷长叹,匡衡以勤奋读书充满正能量的形象登上历史舞台,却最终因自己的贪欲而极不光彩地谢幕!

上一篇:他是李白的情敌,最鄙视陶渊明,却为亡妻… [2018-06-26]

下一篇:齐白石感叹“我欲九原为走狗” 吴昌硕作… [2018-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