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美文美声>西部美文

处 暑(作者 汉邦牛)

编辑:金梅 来源:宝鸡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26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渔歌子·处暑
            伏日催生稷黍黄,
            风吹田野散果香。
            时处暑, 化秋凉,
            喜看稻粱足廪仓。  
       【节气由来】处暑,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节气,每年 8月 22日、 23日或 24日,太阳到达黄经 150°时为处暑。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的“处”是终止的意思,表示炎热即将过去,暑气将于这一天结束,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
       我国古代将处暑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在此期间老鹰开始大量捕食鸟类;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禾”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
     【健康养生】处暑是暑气结束的时节,“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顾名思义,处暑表明暑天将近结束。处暑节气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起居作息也要相应地进行调整。秋季养生,首先调整的就是睡眠时间,早睡早起是人所共知的,但历代医家和养生家对睡眠养生的重视就很少有人通晓,其实,科学的摄生保健更需要全面地掌握睡眠规律及方法。
        中医的睡眠理论从唯物的形神统一出发,认为清醒和睡眠是人体寤与寐之间阴阳动静统一的功能状态,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它包括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昼夜阴阳消长决定人体寤寐。由于天体日月的运转,自然界处于阴阳消长变化之中,其表现为昼夜的交替出现,昼为阳,夜为阴。而人体的阴阳之气也随之消长变化,于是就有了寤和寐的交替。寤属阳,为阳气所主,寐属阴,为阴气所主。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规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正如《灵枢·营卫生会》所言:“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已,与天地同纪。”《灵枢·口问》对此又进一步解释为:夜半“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白昼“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
        二是睡眠的生理基础是营卫运行:寤寐变化是以人体营气(营气是行于脉中、富有营养作用的气)和卫气(卫气是行于脉外、具有保卫功能的气)运行为基础,其中以卫气运行最为相关。《灵枢·卫气行》曰:“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日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而《灵枢·营卫生会》也有相同的说法:“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这里说的“起”指起床,“止”即入睡。由此可见,当卫气行于阴时则阳气尽而阴气盛,故形静而入寐(人体进入相对静止状态而欲睡);行于阳,则阴气尽而阳气盛,故形动而寤起(人体进入动态而睡醒)。所以说,人体的睡眠与清醒是受心神的指使,神静则寐,神动则寤,情志过极则难寐。
        现代医学将睡眠分为四期:入睡期、浅睡期、中等深度睡眠期和深度睡眠期。当人进入入睡期和浅睡期时是在蒙眬状态,易被唤醒,进入中等深度睡眠期与深度睡眠期则处于熟睡状态,一般说来不易被叫醒。
        秋季养生之所以强调保证睡眠时间,是因为睡眠有很好的养生作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医书《十问》中说:“夫卧非徒生民之事也,举凫、雁、肃霜(鹔鹴)、蛇檀(鳝)、鱼鳖、耎(蠕)动之徒,胥(须)食而生者,胥卧而成也……故一昔(夕)不卧,百日不复。”可见不但人需要睡眠,任何生物都离不开睡眠,也就是说没有正常的睡眠,就不能很好地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推荐食谱】芝麻菠菜
    原料:菠菜 300克,姜 15克,白芝麻50克
    调料:盐 10克,生抽 10克,味精 3克
    功效:补肝益肾,开胸润燥。青椒拌豆腐
    原料:老豆腐 250克,青椒 120克,葱碎 20克,菜油 30克  
    调料:生抽 2茶匙,盐 1/8茶匙,糖1/4茶匙,芝麻油 1/8茶匙
    功效:益气宽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尤其适合胃口不开、食欲不振者。
    百合莲子羹
    原料:银耳花 3朵,莲子 20克,干百合 20克,冰糖 100克,枸杞 10克,清水适量
    功效:安神养心,健脾和胃。
    煨百合牛腩
    原辅料:牛腩 400克,鲜百合 1个,青葱 100克,老姜5克,绍兴酒 50克,盐适量,食用油 100克
    功效:清心安神,适宜睡眠不宁、惊悸易醒者。

上一篇:鲁班桥的今昔(作者 孙虎林) [2014-09-26]

下一篇:鳌山斜水话古今(作者 巨侃) [2014-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