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新闻中心>县区传真

岐山县青化镇:90后“新农人”年销苹果近千万元 “红果果”变成增收致富“金果果”

编辑:刘涛 来源:宝鸡电台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19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近日,记者走进青化镇孙家村苹果交易中心,处处弥漫着清甜的果香,叉车穿梭,将苹果从冷库里运出,农户们熟练地进行分拣、装箱、贴标、封口、装车,现场井然有序,一个长着娃娃脸的“90”后小伙在现场指挥调度,他就是岐山县丰顺源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彭强。

彭强是岐山县青化镇孙家村彭家组人,大学毕业后,曾做过5年左右的苹果带客商,后来自己慢慢的有了销售门路,和湖北、四川等地方的客商展开合作,对接各地的大型超市,签订合同,把孙家村的苹果销往全国各地。

孙家村是远近闻名的苹果大村,更是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就种植苹果。种得出好果子,更要卖得出好价钱。近年来,镇村积极对接争取项目,建起了冷库,改变了苹果“随摘随卖”的销售方式。冷库建起后,这个“90后”小伙放弃外出工作的机会,成立合作社,主动担当,为乡亲们提供储存、代销服务。

彭强:我们村集体建了个冷库,苹果销售从这里开始合作的。等每年7月份上一年的苹果卖完了,就到市场跟这些客户联系,联系好后,今年的苹果就下来了。

为了拓宽销售渠道,彭强积极探索,加强人力,对苹果进行分级筛选、包装,区分消费群体。经过多年摸索,总结形成散户种植,分类包装,统一定价的新模式,帮助果农实现了错峰、错时、错季销售,让这些“红果果”真正变成了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彭强:现在苹果主要销往湖北、山东、四川等地,今年还卖到了印度,一年下来卖了200万斤的苹果,销售额近一千万。合作社长期务工30人左右,还有不到2个月早熟苹果就可以采摘销售了,季节用工每天可达到100余人,让大家在家门口挣到工资!

依托苹果产业链,村上群众也当上了“产业工人”,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据了解,彭强年发放工资三十多万元,有的群众两个月就拿到了一万多元报酬。

这几年一直在合作社上班的焦六村周大姐提起这份工作,十分的满意。

周大姐:出去上班就照顾不了老人、娃娃,现在这全年不停地有活干,工作轻松,工资不比在外上班低哩。

产业兴,则百姓富。彭强通过苹果产业带动乡亲致富是“青化果农”劳务品牌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青化镇充分发挥果业发展优势和劳动力资源优势,促进果品产业和劳务产业双促进。年培训以果树工为主的农村实用技术人员158人,就近就地就业3200余人。苹果产业带动周边500多户农户增收,间接带动2900余名群众增加收入150多万元。

记者:李屏翳    通讯员:张帆

上一篇:麟游县:“指尖”上的非遗传承 “绣”出… [2024-05-16]

下一篇:扶风县举行绿色装配式集成建筑产业基地项… [2024-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