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休闲娱乐>旅游参谋

十里翻黄银杏叶

编辑:李艺航 来源:中国旅游报 发布时间:2022年11月16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年年有鱼”鱼桑丰收之旅

线路简介:金秋时节,浙江湖州不仅有金黄的稻田、银杏,还有鱼桑丰收的热闹景象。本线路以湖州秋季美食美景为主,带游客感受不一样的丰收季。

行程路线:荻港村→城山沟景区→长兴八都岕十里古银杏长廊→仙山湖湿地公园→安吉余村→莫干山风情街→裸心堡民宿


一场秋雨一场凉。秋雨不仅带来凉意,也带来斑斓的色彩。雨像一位大师,调和出金灿灿的颜料,尽情地挥洒,直把银杏叶涂抹得炫目。“十里古银杏长廊”早有耳闻,于是,一群户外人相约赶往100多公里外的浙江长兴,想一睹其风姿。

户外人总想着爬山,六八古道恰好穿过古银杏长廊。这条古道因位于六都岕和八都岕之间而得名。据传,汉代刘秀曾八躲追兵至此,八都岕由此而来。八都岕为天目山余脉,古银杏主要集中在八都岕。

一条青石铺就的古道在竹林间曲折延伸,阳光透过枝叶,把点点斑驳洒在磨得光亮的石阶上,更显古朴。风从头顶掠过,修竹摇曳,发出沙沙声响,和着竹林深处的潺潺水声,愈发清幽。一段长长的陡坡上去后,即到山顶。举目四望,群山逶迤,古银杏长廊已隐约可见。

下山的路明显宽阔些,不多久即见到村庄。先前满眼的绿色瞬间被金黄替代,我们真正进入了“十里古银杏长廊”。

一条公路穿村而过,两旁是看不完的村居和银杏。流经村庄的涧水叮叮咚咚,时急时缓,述说着这里古老的故事。这里散落着3万余株原生古银杏,被誉为“古银杏之乡”。银杏又名白果、鸭脚,是植物界的“活化石”。其树名由来,正如明代李时珍所描述:“原生江南,叶似鸭掌,因名鸭脚。宋初始入贡,改呼银杏,因其形似小杏而核色白也。今名白果。”旧时银杏生长缓慢,从种树到收获果实需三四十年,取“公种而孙得食”之意,故又俗称公孙树。郭沫若曾赞道:“亭亭最是公孙树,挺立乾坤亿万年。”

两山之间,当地人叫“岕”。民居分布山间,错落有致,一株株银杏点缀在房前屋后。新屋多半盖着琉璃瓦,老舍则盖着鱼鳞瓦。站在高处往下看,低凹处房屋的瓦楞上落满了银杏叶。白墙黛瓦掩映在银杏中,原本素淡的风格增添了几分亮色,顿时生动起来。

白云悠闲地飘动,这时节的山看上去层林尽染。山峦起伏,像一堵没有边际的墙,却总敌不过眼前绵延的金黄,只能起衬托作用,使其更加艳丽。这黄仿佛是从山中精选出来的,毫不保留地将纯粹的亮丽、清奇的风骨呈现在眼前。

满身的金黄固然惊艳,一叶不剩的银杏也别有意味。参天大树脱去了衣裳,所有枝丫完全裸露,密密麻麻如丝丝血脉,还原了树的本真,展现着树的风骨。偶见几株银杏树上挂着红红的果子,很像柿子,十分诧异。经打听,方知是村民种的吊瓜。瓜藤顺着银杏攀爬而上,藤上结瓜,不仔细看,还以为是树上结了柿子。

一座寺庙香烟缭绕,株株高大的银杏树似乎在比拼年龄。800年、1000年、1500年,一株比一株年长,一株比一株古老。古树绕古刹,古刹藏树中,四处散发出古朴幽深的气息。银杏的枝干越过寺院围墙,伸向院落,此时,明黄色的围墙与金色的银杏相互映衬,又似浑然天成。“银杏皇后”是这里最年长的一株,距今已有1500多年。青苔掩不住树干龟裂的纹理,她虽饱经风霜,却依然枝繁叶茂、树影婆娑。不远处的古银杏公园里还有一株雄性“银杏之王”,苍劲伟岸,已有1300多年,与“银杏皇后”相互守望,仿佛一场穿越千年的爱情。在最灿然的时候,不知谁在等谁?

枫叶红了。在银杏丛中,它们再无炫耀的资本,甘为银杏点缀。这满目的黄,突然有了点点红,使黄更加明艳。我捡了一片银杏叶,像一把小折扇,光照透过来,纹路分明,黄中带点绿,有的地方已经枯黄。带几片回去做书签吧,翻阅时,看到这枚书签,回忆起当下的情境,想起这黄与红的相遇,其实,更是把这饱蘸阳光的味道永远珍藏于心。

宽宽窄窄的小河上,铺起了块块青石,清澈的水流带着片片黄叶从中穿过。游人纷纷踏石去对岸,因为那边又有成片的银杏林。水倒映着这片山林,仿佛一幅色彩浓烈的油画。一阵风吹过,叶片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直至落下,像铺了一床金色的地毯,正如古人诗赞:“满地翻黄银杏叶,忽惊天地告成功。”脚轻踏而过,没什么声音,却能感触柔绵。即便一个人在此也不会寂寞,因为有麻雀、斑鸠等鸟儿陪伴,啼鸣啾啾,声声入耳。

游客络绎不绝,空气中弥漫着丝丝缕缕的饭菜香气,那是从农家乐、民宿中飘出来的,或许客人们正品尝银杏美食。沿途不时见到村民卖白果、白果粉皮、白果奶茶等土特产,他们脸上露出如银杏叶般灿烂的笑容。正是因为有一代又一代村民守林护林、珍爱家园,金色银杏才真变成了“金”。

暖阳下,一株株银杏敞开胸怀,尽情地吸纳阳光,吐露金黄。片片叶子、丝丝叶脉,无不涌动着醉人的艳黄。12.5公里长的古银杏长廊不知不觉已走完,我禁不住发出惊叹,浑身也仿佛涌动起汩汩暖流。金黄色,多么温暖、明亮的颜色啊,尤其在这寒冬将至的季节里。


上一篇:割稻捉鱼 农夫之庆 [2022-11-16]

下一篇:东北农家 [20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