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走进宝鸡>宝鸡风俗

与耕读传家的西府人

编辑:于明 来源:岐山县 发布时间:2013年08月05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民谣里的“二月二”

  “二月二,龙抬头,吃炒豆,理新头。”

  二月二虽然过得满街豆香,但是离自然越来越远的都市人,很难理解这个节日为农业生产所带来的喜悦和企盼,所剩下的最直观的感受,也许就是白居易在诗中写到的“二月二日新雨暗,草牙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青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的烂漫春光了。

  其实,在北方农民的心目中,二月二预示着一年中最宝贵的春光已至,各种隆重的仪式和方式,是提醒自己该忙起来了。流传在北方地区的民谣中,都在深入浅出地讲着这个道理。每当草长莺飞的阳春来临,田间地头总会飘来孩童悠扬的歌声。

  “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宰相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

  这首民谣,讲述的是一个农耕为天下之本的道理。据说,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后来的黄帝、唐尧、夏禹等纷纷效法先王。到了周武王,这一习俗还被发扬光大:每逢二月初二,都举行盛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以后,“二月二”便定名为“农头节”。

  而农业生产,最重要的就是风调雨顺。于是“农头节”的风俗里,后来又加进了行云布雨的龙。

  “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

  这是北方农人二月二早晨,在院内用草木灰撒成粮囤图形时念叨的一句民谣。意思是人都开始下地劳作了,龙王也别再过年了,该上班了。

  除了敲响农时的上工钟,民谣里还对二月二寄予了厚望,希望经过这个万物生发的春季,“人不害病地丰收。”

  像这样,把美好的希望和良好的品德用歌谣传播千年,就形成了西府民谣最宝贵的特点:循循善诱,微言大义。

  西府“口婆”底子深“口谱口,打破斗,斗没粱,盖新房,新房下面坐的他大娘。他大娘,做啥哩?给他孙孙说话哩。”——岐山民谣宝鸡人习惯将当地民瑶称为“口谱”、“口婆”或“口口”,简洁概括了民谣口头创作、口头传播、有谱可循、主要由妇女歌唱吟诵而来等特点。

  宝鸡民谣历史悠久,其中不乏雅言雅语。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有《甘棠》一歌云:“蔽芾甘棠,勿剪勿伐,召伯所茇。蔽芾甘棠,勿剪勿败,召伯所憩。蔽芾甘棠,勿剪勿拜,召伯所说。”甘棠树在岐山县刘家塬(原名召亭村)。这首歌通过赞美甘棠树歌颂了西周贤臣召伯。召伯给文王筑城,划定土地,规定租税,为百姓立过大功,他的住处有棵甘棠树,《甘棠》便是为纪念他而作。丰厚的人文历史底蕴为西府民谣奠定了素材和语言基础,如:“岐山出文王,扶风出王莽,麟游山里出孟良”,还有《梦周公》、《周公庙》等一系列自古流传的古老民谣。

  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西府民谣语言鲜活,情感丰富。在上个世纪 80年代末,为了保护这一民间瑰宝,宝鸡的文化工作者们开展了大规模的宝鸡民谣搜集整理工作,共搜集民谣 8225首。这项活动的主要成员之一李晨介绍说,宝鸡各县区遍撒民谣,以千阳、岐山、凤县等地的民谣特色最鲜明,千阳民谣注重生活性,岐山歌谣重在教化,凤县歌谣以山间情歌见长。李晨认为西府民谣虽然没有陕北“信天游”、刘三姐的山歌那般出名,但当他提着一个大块头的“燕舞”收音机走向田间地头时,西府民谣就是宝鸡人最真实的生活经,它表达出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令听者动容。

  日子仗着“口口”夸西府民谣多以“说”的方式流传,人们三三两两说笑闲谈间会产生很多生活化的民谣,“丈母娘,见女婿,亲得像个罩母鸡,翅膀一扇,鸡蛋两碗。”将丈母娘的热情好客表现得淋漓尽致,语言诙谐幽默,听来不觉让人莞尔。有些则是随口说的顺口溜:“八寸碟子,八寸碗,叫声连手快快赶,吃饭莫要端大碗,干活莫要溜地边。”语言押韵,朗朗上口,表现了西府人对好吃懒做这一坏习气的厌恶。有的是对日常生活中的道理总结:“山狗成群不咬狼,三马一套难碾场。儿子多了不养娘,麦子稠了不打粮。”有一份朴素的生活道理,耐人寻味。

  宝鸡民谣具备直接的人民性和口头性,在反映人民生活上,十分强烈和直接。原天王镇文化站站长田溪认为,西府民谣浓缩着西府生活变迁的影子,在旧社会,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免不了产生很多痛诉旧社会的作品,如《长工怨》:“饿死饿活,莫给财东家做活,馊气麦仁半个勺,想舀稠的舀不着。”短短四句,长工的苦难,地主的恶毒跃然纸上。在革命时期,农民用民谣表达着最朴素的爱国情感,如在金台区流传的民谣《杀汉奸》:“猴头狗脸,贼眉鼠眼,吃的中国饭,围着鬼子转,打着膏药旗,每天当汉奸,愤怒的刀亮闪闪,让他的脑袋滚下山。”将百姓对敌人的仇恨一股脑宣泄了出来。新时代下,农民的生活发生变化,日子有了盼头,千阳县妇女口头传唱着一首《我娃生在福地地》:“打锣锣,扯锯锯,我娃生在福地地。福里生,福里长,享福全靠新社会。”字里行间流露着一个平凡母亲对新社会的歌颂。

  金玉良言传教义宝鸡是周秦发祥地,自古重视礼仪,民谣更是体现出极强的教育意义。民俗专家李福蔚感慨道,西府民谣大多偏重于教化子女、解说礼仪、劝世行善、裁决是非等教化内容,在调侃说笑背后有歌颂善、引导美的大是大非观,有着其他地区所不及的教育意义。而且这种教育,是一针见血、发人深省的,能给人留下一定的心灵震撼,比如《勤俭歌》:“男人是个耙耙子,婆娘是个匣匣子,不怕耙耙没齿齿,就怕匣匣没底底。”用比喻的手法,巧妙地比喻了女子勤俭持家、积累财富的重要性。

  其中,眉县以劝孝为题材的民谣数量为多,且讲孝理语重心长。《劝孝俗歌》说道:“劝世人,要尽孝,父母功劳恩难报,十个月,在娘腹,娘心悬挂忧难育。儿出世,娘命悬,一生九死难不难?”诸如此类的孝歌在民间随处可以听到,有的还配有优美柔和的曲调,由老人唱给孩子们听。在惩恶扬善方面,西府民谣也不乏优秀作品。在各区县中,以岐山、凤翔民谣的教化意义最为突出。李福蔚认为,这与岐山、凤翔两地的历史分不开,周秦时期是孕育中华礼仪文明的摇篮,人们自古就有较强的礼仪观。民谣中处处含有为人处世之道,讲述礼义廉耻的社会道德。《五朵花开》讲道:“一朵花儿开得香,人人都怀好心肠,两朵花儿开得好,人做好事天知道。”

上一篇:周文王的剩汤—岐山臊子面风俗散记 [2013-08-05]

下一篇:【凤飞羌舞•古羌新韵】序幕--迁 徙 [2013-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