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新闻中心>热点话题

ZooWalk渐成新宠,动物园为何成了网红打卡地?

编辑:李艺航 来源:北京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0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你去“zoo walk”了吗?排队三小时,就为了看只猴;门票几十块,买周边花了好几百……今天的动物园,不再是小朋友专属,大朋友越来越多。这种沉浸式、乐园式的游玩方式,被年轻人称为“zoo walk”。

再传统不过的动物园,为何成了网红打卡地?游客与园方的彼此珍视使然。每天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里奔波,面对紧张的节奏和忙碌的生活,都市人需要一个释放情绪的窗口。从露营徒步的流行,到“20分钟公园理论”的传播,都说明自然正成为都市人的“精神充电站”。诚如网友所言,“zoo walk”像一剂良药,治好了自己的“自然缺失症”。

动物园不仅给人“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快乐,而且能够提供很多情绪价值。互联网文化的加持下,很多动物被赋予了新的象征意涵。比如,人称“卡皮巴拉”的水豚情绪稳定,眯着眼睛、慢悠悠吃草的松弛状态“领先打工人30年”,成为表情包界新晋顶流。因“长相炸裂”而走红的白脸僧面猴,虽然颜值不佳,但据说是“宠妻狂魔”,这种反差又带来不少新梗。奔赴动物园看看本尊,寻求减压共情,其实给年轻人带来不少快乐。

当然,面对年轻人“zoo walk”的热情,相关方面也要能“接梗”、会“玩梗”。比如,成都文旅发布“熊事任命”,官宣大熊猫“花花”上任“成都文旅荣誉局长”,并公布了其履历和学历;北京野生动物园则将在水豚头上放橘子、和小熊猫合影、被鹈鹕夹脑袋开发成了“网红三件套”。还有的地方做起“动物园+”文章,比如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的文创周边常常卖断货,长春动植物公园的“梦幻西游季·夜游动物园”让游客直呼“更适合中国宝宝体质”。可见,独角戏唱不响,游客和园方有来有往、积极互动,才能助推“zoo walk”流量常在。

“zoo walk”渐成新宠,折射出当代人文旅需求的高涨、文旅消费的多元,也有力证明,做好服务供给,善用网络传播,再小的地方也有出圈爆红的可能。从整体数量上看,出圈的仍属凤毛麟角,还有大量动物园的经营状况平平。如今这些先行者的探索,值得相关方面举一反三。

科普作家花蚀在《逛动物园是件正经事》中写道,“公众的关注,是动物园进步的唯一动力”。人气回来了,关注上来了,动物福利、经营管理、IP开发、文旅推荐等很多相关问题也就在发展中解决了。

上一篇:贵州“金字塔”火了!谁的鬼斧神工? [2024-05-20]

下一篇:北大“招生老师”破格录取网红“郭有才”… [2024-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