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新闻中心>西部要闻

“十四冬”冰雪盛会落幕 “陕西军团”获得10金

编辑:刘涛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01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二月二十七日晚,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闭幕式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举行。 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摄

2月27日,以“我和草原有个约定”为主题的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以下简称“十四冬”)闭幕式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举行。燃烧了11天的“十四冬”主火炬缓缓熄灭,冰雪盛会圆满落幕。

■ 冰雪健儿  赛场上展英姿

“35个体育代表团中,26个获得金牌,30个获得奖牌。‘十四冬’参赛体育代表团数量、金牌奖牌覆盖面实现大幅提升。”2月27日,国家体育总局竞体司司长、“十四冬”组委会常务副秘书长张新对“十四冬”竞赛情况进行了总结。

“十四冬”是继北京冬奥会后我国举办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全国综合性冰雪赛事。这是一场“大练兵”,也是一次“大检验”。“十四冬”承担着提高我国冰雪运动国际竞争力、发现优秀后备人才、巩固扩大“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等重要任务。

“十四冬”与往届相比有了全新突破:设8个大项、180个小项,全国35个体育代表团3000余名运动员参赛,实现了“五个第一”。张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十四冬”第一次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组团参赛;第一次全面对标冬奥会设项,增设青年组;第一次在冬运会上组织群众赛事活动;第一次将体能作为竞体比赛资格赛的准入标准;第一次在速度滑冰、空中技巧等项目上设定进入决赛的最低成绩标准。

“十四冬”赛场不乏冬奥会冠军、世界冠军,明星运动员的人气明显高出一截。短道速滑赛场汇集了我国冰雪项目最多的冬奥会冠军,其中包括武大靖、范可新、任子威、刘少昂、林孝埈等运动员,粉丝们在比赛现场高举加油牌,为喜爱的运动员呐喊加油。

2月21日,在“十四冬”花样滑冰赛场,北京选手金博洋精彩演绎整套动作后,观众纷纷拿出准备好的毛绒娃娃,抛向冰面,现场瞬间下起“毛绒娃娃雨”。观众向冰场上抛毛绒娃娃的行为,是花样滑冰比赛中的一种特殊礼仪和习俗,表达着他们对选手精彩表演的赞赏。

北京冬奥会上,山西选手苏翊鸣在单板滑雪大跳台比赛上一飞冲天,成功摘金,成为滑雪少年们心中的偶像。“十四冬”雪上项目赛场,苏翊鸣展现出国际一流水准,用两枚金牌作为送给自己20岁生日的礼物。徐梦桃、贾宗洋、孔凡钰3位“老将”闪亮“十四冬”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他们用行动证明:在追求奥运梦想的道路上,年龄永远不是问题。

2月17日,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自由式滑雪公开组男子大跳台比赛举行,陕西运动员杨昊夺得金牌。图为杨昊在比赛中。 记者 肖阳熠摄

■ 服务暖心  保障有序

冰雪运动项目“靠天吃饭”,比赛常常因天气变化而改期、延期举行。“十四冬”2月17日开幕后,单板滑雪障碍追逐赛、自由式滑雪大跳台和坡面障碍技巧赛、单板滑雪大跳台和坡面障碍技巧赛、单板滑雪公开组障碍追逐混合团体赛均改期、延期举行。

扎兰屯赛区主要承担“十四冬”雪上项目的比赛。赛区地处山区,天气多变,气象保障需要高精尖设备仪器作为有效支撑。气象工作人员为此下足了功夫。

呼伦贝尔市气象台副台长、“十四冬”扎兰屯赛区预报团队负责人王颖介绍,扎兰屯金龙山滑雪场布置了15个多要素气象观测站,在雪道的山顶起点、山底终点和关键起跳点位都布置了气象监测设备,立体化、全方位监测赛区气象信息。其中,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系统的毫米波雷达是在成都大运会后第一次投入到冬季项目比赛现场保障中。该系统通过激光测风雷达、云雷达、微波辐射计、气溶胶雷达等高精尖设备仪器,提供多种气象要素分钟级监测数据。

作为参加过北京冬奥会的气象保障工作人员,王颖已经是第二次参加冬季运动项目的气象保障工作。扎兰屯赛区比赛2月15日开始,她带着团队提前3天到岗,每天定时定点检测风速和降雪情况。“根据北京冬奥会气象服务保障经验,赛区平均风速大于5秒/米、阵风风速达到6级以上时,赛事竞委会需要加强关注。工作人员要及时注意赛区大风情况的预报,为赛事顺利举行提供保障。”王颖说。

除了赛事保障人员外,“十四冬”赛场内外还有一群默默奉献的志愿者,他们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小雪团”。

2月16日,记者来到“十四冬”海拉尔赛区的主媒体中心,目光被两块精心设计的手绘漫画“小白板”所吸引。“小白板”上面不仅有“十四冬”的官方赛事信息,还有主媒体中心分区指引、班车时刻、失物招领等服务信息。

上前打听后,记者得知负责“小白板”手绘漫画的志愿者是来自呼伦贝尔美术学院的张杰。他利用专业特长,把媒体记者常问的问题和常用的提示画在“小白板”上,方便大家阅读查找。

能够成为“十四冬”志愿者,张杰感到特别骄傲。“得知‘十四冬’招募志愿者,我和宿舍同学第一时间报名,经过层层考核,共有5名同学成为光荣的‘小雪团’。大家被分配在各个岗位,我的岗位在海拉尔赛区的主媒体中心。”张杰告诉记者。

“十四冬”开幕式在春节期间举行。因此,“小雪团”需要利用春节假期,加强对岗位的熟悉,张杰也不例外。“今年春节,虽然没有回家和家人团聚,但是能与‘十四冬’相伴,度过一个难忘的春节,很有意义。”他说。

开幕式当天,张杰在位于开幕式现场百米外的主媒体中心,与许多“小雪团”一起坚守在岗位上,通过电视机屏幕观看“十四冬”开幕式盛况。透过玻璃窗,大家用手机拍摄绚丽的烟花和主火炬塔。张杰感慨:“当主火炬点燃的那一瞬间,许多志愿者都热泪盈眶。能够为‘十四冬’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感到无比自豪,服务‘十四冬’是我人生中最珍贵的记忆。”

2月24日,由陕西体育产业集团主办的“冰上运动大课堂”活动在“聚创冰雪”陕西国际体育之窗国际标准真冰场举行。图为冰雪爱好者在真冰场感受冰雪乐趣。 记者 肖阳熠摄

■ 陕西540万人次参与冰雪运动

“十四冬”是陕西第一次组团参加的全国冬季运动会,105名陕西运动员在滑冰、滑雪、冬季两项、雪车、雪橇等5个大项9个分项58个小项的比赛中获得10枚金牌、3枚银牌、6枚铜牌。陕西体育代表团还荣获本届冬运会的“体育道德风尚奖”。

近年来,我省编制了《陕西省冰雪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冰雪运动,提升冰雪竞技水平,培育冰雪运动产业,开创了冰雪运动发展的新局面。据了解,我省每年组织举办各类冰雪赛事活动50余次,陕西省滑雪大会已经连续举办了8届,宝鸡鳌山滑雪公开赛、陕甘宁越野滑雪挑战赛等赛事逐渐形成品牌。

陕西深度挖掘冰雪特色文旅资源,推动冰雪“冷资源”变成“热经济”,释放冰雪经济新动能。目前,我省共有冰雪企业240余家,经营范围覆盖赛事活动策划组织、滑雪场规划设计、滑雪器材研发生产等方面。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省540万人次参与冰雪运动,带动体育消费达50亿余元,彰显了“冰雪经济”的魅力与活力。

“十四冬”是对我省冬季运动项目竞技实力的一次大检验。“十四冬”赛场,陕西运动员展现出顽强拼搏的精神,在雪车、雪橇两个陕西的优势项目上,共获得7枚金牌。在高山滑雪项目女子滑降比赛中,我省培养的运动员马永琪摘得金牌。

凭借优异的表现,马永琪入选高山滑雪国家集训队,开启了国家队之旅,备战2026米兰冬奥会。

2018年,马永琪通过“跨界选材”的方式,从田径项目跨界成为陕西冬季运动项目运动员,开始练习滑雪。经过一年多的基础练习,2019年下半年,马永琪已经在全国大赛上崭露头角。

来到“十四冬”赛场,马永琪有了与参加北京冬奥会选手同场竞技的机会。2月26日,马永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十四冬”高山滑雪项目比赛场地设在北京延庆的国家高山滑雪中心,许多参赛选手都非常向往在北京冬奥会的“雪飞燕”场地进行比赛。“决赛时,我第一个出发,但自己完赛后不清楚后面选手成绩如何。当时一心想着提前观察好自己的比赛路线,把自己平时的训练成果在全国大赛上展现出来。”马永琪说,年轻人在比赛场上要不畏强手,展现自我。

作为米兰冬奥会周期的国家队“新兵”,马永琪深知与国内高水平运动员、国际顶尖运动员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她为自己列出了备战计划:“目前阶段,我要巩固提升自身的技术动作,抓细节、补短板。”马永琪告诉记者,作为陕西培养出来的运动员,自己能够进入国家集训队,与高水平运动员一起训练,接受国家队教练员指导,受益匪浅。“希望在大家的帮助下,尽快提升自身能力,努力成为米兰冬奥会中国体育代表团的一员。”马永琪说。(记者 肖阳熠)

上一篇:陕西将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2024-03-01]

下一篇:西咸新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4-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