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

“布袋院士”赵东元:做科研不要总是问“有什么用”

编辑:李艺航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09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如果我把保温杯里的化学物质倒入大海,过一周后再把海水捞上来,还能找到保温杯里原有的化学物质吗?”前不久,在复旦大学相辉堂举行的第五期浦江科学讲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院长、复旦大学相辉研究院首任院长赵东元以“‘孔’中看世界——无尽的科学前沿”为题作报告。他带着一个保温杯走上讲台,既能喝水解渴,又能随手拿出来给大家普及科学常识。

做科研最重要的是什么?赵东元的答案只有一个字:爱。

“好奇心是人的本能,每个人都有。但真正要在科学上有所作为,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爱’。这份爱不是简单的兴趣,而是一种从内心生发的理性思考。这种驱动力强烈到你愿意为它付出所有。”赵东元以介孔材料领域的深入研究被公众所熟知——2021年,他带领团队以此项研究摘取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从北京领奖归来后的第二天,他用布袋装着这份中国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奖项证书去学校工作,被网友们称为“布袋院士”。这次授课,他把视角拉得更广更远,从遥远的古希腊哲学谈起,分享化学这一学科从无到有、从有到专的曲折历程,以及他对于科研工作返璞归真的思考。

赵东元一向以备课认真著称。为了这场讲座,他花了一周时间准备了148页的幻灯片,既有化学科学的发展,也有创新的科学思维,还有未来的学科发展。

“化学没有数学那么‘精确’,也没有物理那么‘高大上’,很多时候也看不见摸不着。”赵东元说,仅仅为了弄清楚空气的组成,化学家们花了300多年的时间。

“化学家要充满想象力,要有做探险家的能力。”赵东元拿“有机合成天才”罗伯特·伯恩斯·伍德沃德举例说,做学问的关键是“独立”。

他认为,“正确的选题”,“好的科学方法”,“抛开功利、深邃思维和大胆质疑”,“科学合作和科学道德”,缺一不可。

“化学没有圣杯。我的哲学气质不在于为解答大疑问作研究,而在于在美丽的化学庭院里研究很多小的问题,将目光放在它们之间的关系上。”他最后借1981年诺奖得主罗尔德·霍夫曼的话勉励大家,做科研不能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

有观众现场提问,如何看待科学研究和应用之间的关系?赵东元回答道:尽管化学是离工业最近的一门基础学科,很多研究成果都能实现转化,但基础研究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和应用价值,而应当专注于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本身。

“正如化学在炼金术、炼丹术中存在了很长时间,当人们以获取黄金为目的时,它就不是科学。”赵东元说,1661年,当罗伯特·波义耳写下第一本化学“教科书”并开始研究物质的本质和物质的变化时,化学才成为一门科学。

“基础研究的翅膀一旦插上了应用的铅砣,就难以高飞远举了。”他强调,做科研不要总是问“有什么用”,“比如,如果你问一个数学家,你的研究有什么应用,那我觉得是对数学家的不尊重”。他说,只有先回答好基础问题,才可能围绕已有的科研成果,实现更为广泛的应用。

2023年11月,复旦大学成立相辉研究院,赵东元受聘为首任院长。该研究院聚焦攻关前瞻性、挑战性、高价值的关键科学难题,着力营造宽容、开放、活跃、自由的学术环境,为人才“十年磨一剑”提供制度保障。

“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科学精神,是赵东元始终倡导的。他期待与更多科学家并肩努力、心无旁骛,“让科学成为未来中国重要的文化基因,让科学伴随我们的梦想实现”。

殷梦昊 丁超逸 张校毓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上一篇:她在菜市场谋生 也写烟火人间 [2024-01-08]

下一篇:毛师花,把温暖留在人间的“早餐奶奶” [2024-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