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

城市“疾行者”,冰点之下与时间赛跑

编辑:李艺航 来源:解放日报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25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本报记者  黄杨子

这是上海40年一遇的严寒天气。

此时此刻,仍有一群奔波在城市网络中的疾行者,他们在老旧小区忙碌,在医院急诊大厅交接、等候,他们在负重与时间赛跑。

12月21日,记者坐上120急救车从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出发,在路途中聆听冬日里托起生命重量的讲述。

暖心  走进家庭多份关照

番禺路上的某个小区铁门紧锁。急救队员贾江江反复拨打家属电话询问,“有没有别的门?我们旁边是一个小杂货店,天冷车要开进来,不然病人吃不消。”

这是典型的上海老旧小区:逼仄的内部道路停满了车辆,往往让“救命车”放缓了速度。“阿姨,下次您再打电话,就说从法华镇路的门进来。”“好的好的,谢谢你们!我们平时不开车,有点搞不清楚。”

在今年11月的寒潮中,患有小儿麻痹旧疾的崔阿姨不慎摔伤了,右侧股骨骨折。术后在家康复活动不便,复诊只得求助于120。急救医师、担架员与驾驶员三人合力,先将她侧卧翻身躺上软垫,再运上担架车。从楼栋到车上不到1分钟的路程,急救队员还特别拉了拉盖在阿姨身上的外套,护住伤腿。

“医保卡带了吗?家里没有烧着的汤了吧?”冬至临近,不少老人习惯在家炖补品,“操心”的急救队员们也几乎养成了问一句的习惯。“之前就有病人家属上了车一拍脑袋想起来,还真没关火。我们再拿着钥匙帮忙跑一次,避免了一次危险。”贾江江说,每到严冬时节,老人行动更不方便,老龄化程度深的家庭,往往家属也年事已高,需要多一份关照。

“许多市民的印象里,急救车是风驰电掣的。事实上,车上载有患者时,我们的平均时速只有20多公里。”市医疗急救中心副主任钱文雄道出缘由,“年老、体弱、多病,甚至生命体征已到危急程度的患者和陪同家属,都经不起颠簸。”

紧急  危重患者小幅上涨

不过,骤降的气温确实带来了业务量的小幅上涨。市医疗急救中心调度长邵赟介绍,截至12月21日15时30分,全市202个站点总出车数量已近2400次,但平均急救反应时间仍稳定在10分40秒内,持续保持本市卫生改革发展3个核心指标之一——“平均急救反应时间少于12分钟”。

气喘、发热、神志不清、心脏不适……在市医疗急救中心指挥调度大厅接线员面前的屏幕上,这些都是近日的高频词。刚过半百的曹先生突发心梗,紧急入院植入了支架。然而,在心脏重症监护室内,他呕吐不止,乳酸指标高,医生怀疑肝功能衰竭,建议立即转运三甲医院治疗。

医院急诊大厅人山人海,贾江江协助患者家属办理入院、借床,一边同来自其他分站、同样送患者入院的同事们打招呼:“今天这边几车了?”对方作答:“第三车了,等家属从留观室回来。”市医疗急救中心急救部部长吴德根说,较前两年不同的一个现象是,今冬中青年人群因饮酒造成的突发疾病明显增多。“聚会多了,免不了喝酒。除了可能诱发基础疾病导致胃肠道、心脏等不适,严重者甚至因酒精失温猝死。”

12月21日1时34分,长宁区某电竞酒店工作人员紧急拨打120;1时52分,市公安局静安分局来电,“醉酒斗殴人员需要送医治疗”……调度员傅嫣妮说,11月通过电话进行院前急救指导心肺复苏的共220例,可是仅12月21日一天,就有近100例需远程指导的急危重症患者,其中危重患者60余人。“在极寒气候中,改变一些生活习惯,或许就能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升级  急救系统更新换代

比起40℃的高温天,冬天更难熬吗?面对记者的问题,贾江江想了想。“夏天是持续的热,但冬天可能一会儿冷一会儿热。连着跑五六层楼,出来寒风一吹就一阵哆嗦。”记者发现,他戴着的橡胶手套里,已经被捂出了一层汗。可是急救车内暖气依旧开得很足,这样能让患者在短暂的路途上尽量舒适些。

近年来,上海的急救系统不断更新换代:车内可拆卸式的第三代心电监护仪分为3个模块,带有屏幕的监护模块可跟着患者走,最下方的除颤模块可在搬运时拆开便于携带;去年9月起,全市120急救车医保直接结算全覆盖;通过分流急救热线120与非急救热线962120,让院前急救患者不被延误。市医疗急救中心科教部部长许萍说,依托5G通信技术,急救车目前已紧密对接所有提供急诊服务的医疗机构,实现急诊急救信息的“院前—院内”互联互通。

市医疗急救中心主任张志锋表示,目前接诊转运工作基本平稳有序,如后续出现就诊高峰,中心将根据备班方案调配人手,密切动态监测资源配置率,做好与各大医疗机构急诊部门的周转对接,尽力确保本市市民无恙过冬。

上一篇:淄博“绿豆糕大爷”:热起来本是意外之喜… [2023-12-25]

下一篇:感动全网的“外卖宝宝”,有了新变化! [2023-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