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新闻中心>宝鸡新闻

让千年文脉“跳”出时代节奏——宝鸡“做活”周文化掠影

编辑:刘涛 来源:宝鸡发布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22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文脉,文明传承和根脉延续的关键所在。在中国最大的青铜器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何尊的铭文上最早出现“中国”二字。宝鸡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可见一斑。

宝鸡是周王朝发祥地,孕育并产生了博大精深的周文化。这里不仅见证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更彰显出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

当前,宝鸡市创新挖掘周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努力传承城市文脉,让文化“火”起来、文旅“热”起来,使其成为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缘起·源流

12月12日,记者跟随陕西日报社“文化自信看宝鸡”全媒体行动调研采访团走进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通过一件件珍贵的出土文物,感受到周朝的精湛工艺、周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们的镇馆之宝——青铜器何尊‘火出圈’了!2024年龙年春晚吉祥物‘龙辰辰’的部分设计灵感就源于它,其龙脊结构和龙腹纹源自何尊的四道扉棱和云雷纹。”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宣教部副主任王睿说。

三千年岁月承载着波澜壮阔的历史,三千年雨露滋养着周原的无限风光。三千多年前,周人在这里建立了周朝,奠定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框架。

周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源头。宝鸡市社科联主席刘殿博介绍,周礼文化中的以礼立序、明德慎罚的治理理念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目标具有一定契合性;周礼文化中的家国同构、讲信修睦的治理模式和修身之道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目标具有较高契合性。

“宝鸡作为周文化的故乡,传承了周文化最本色、最鲜明的元素符号。在今天的宝鸡大地上,人们仍可以清晰地看到周文化遗存的众多文化表现和风俗习惯。”刘殿博说,宝鸡市社科联计划编写一部周文化科普宣传读本,增进群众对周文化的了解。

传承·保护

“周初重臣周公晚年归隐于此,制礼作乐,使得天下大治,万民归心。周公庙可谓中华礼乐文明的发源地。现在,很多学校和单位到这里研学。周公庙已经成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优良品德的研学基地。”12月14日,周公庙管理处副主任刘剑峰向采访团介绍。

文脉相承,润物无声。如何做好周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宝鸡进行了有益探索。

今年10月,第五届周文化暨周公思想文化研讨会在宝鸡市岐山县举办。全国各地100余名周文化专家学者及爱好者齐聚周公故里,对周公、姓氏文化、周易、礼乐文化与周原遗址申遗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升了周文化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做活”周文化,打造周文化特色IP形象。宝鸡市举办周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活动,将传统庙会与论坛类会议结合、与全域旅游结合,将学术的关注转向大众式的旅游关注。

“岐山县作为‘做活’周文化的重要一极,将深入挖掘周文化时代价值,不断丰富周文化时代内涵,以文促旅、以文融城、以文化人,全面加快文旅商体融合步伐。”岐山县委书记杨鹏程说。

创新·活化

在法门寺博物馆里,如冰似玉的秘色瓷、远方异域的琉璃器……一件件珍贵的文物彰显着厚重的历史气息与文化底蕴。

“最近,我们好多文物都‘出差’了,去参加故宫博物院‘茶·世界——茶文化特展’。”法门寺博物馆宣传教育科副科长马钊说。

近年来,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周原博物院等文博场馆与全国文博场馆之间的交流日趋频繁,为周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做活”周文化,不止于周文化。

在全域旅游背景之下,宝鸡以周文化景区、诸葛亮庙、水城·三国小镇、召公甘棠园等一批核心景区为关键节点,建设以周文化寻根游、民俗文化休闲游、自然风景观光游、美丽乡村休闲游为主的多层次文旅体系。

在水城·三国小镇,游客可以换上古装,自由行走在魏蜀吴实景之间,如同穿越历史回到三国时代。 “水城·三国小镇依托厚重的三国文化底蕴,以‘城在水上建、人在水上游’为设计理念,打造陕西西线旅游人文胜地、三国文化主题实景体验地。”水城·三国小镇景区宣传部部长龚凯说。

融合发展、创新发展使周文化由静态变为动态,让周文化有了更加旺盛的生命力。宝鸡还精心编排《封神演义·炫战》《甘棠清风》《寻根周原》等剧目,让大众直观领略周文化的博大精深。

宝鸡市将持续加大周文化挖掘、开发、保护力度,通过建设遗址观光游、考古体验游、周文化寻根游、民俗文化休闲游等精品线路,擦亮周文化品牌,实现文旅商体深度融合和跨越式发展,进一步提升周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来源:群众新闻

上一篇:全市新闻宣传业务工作培训班开班 [2023-12-21]

下一篇:陕西省文明实践“十百千万”创评项目发布… [2023-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