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

致敬!执法如山、温润如玉的人民好法官

编辑:李艺航 来源:央视网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9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在祖国西南边陲

有这样一座小城

面积不大

99%以上都是山区

人口不多

却居住着佤族、傣族、彝族等

20多个世居少数民族

这里就是云南省临沧市

沧源佤族自治县

2021年深秋时节

一位45岁年轻法官的离世

让小城中的很多人陷入悲痛……

他就是鲍卫忠

时任沧源佤族自治县

人民法院党组成员

执行局局长

突发脑溢血前的半小时

他还在微信工作群中处理案件

在抢救的过程中

他的手机仍不断响起……

被当地老百姓称为

“佤山百姓的贴心人

心连心的好兄弟”的鲍卫忠

直到牺牲前仍奋斗在

执法办案、服务群众的最前沿

为人民燃尽了生命中

最后的光和热……

01

坚持为民初心

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2021年10月21日15点28分

鲍卫忠在法院执行工作群里

发送了这样一条消息:

“司法救助快送过去”

当时,谁也没有想到

这条微信竟成了

他给大家布置的最后一项工作

而发送的这最后一条信息

里面有他一直牵挂着的

一起司法救助案件

案件是两个未成年的姐妹

申请强制执行她们的奶奶

原因是父亲意外离世后

赔偿款被奶奶用于偿还外债

尚在读书还未成年的两姐妹

即将面临辍学

鲍卫忠深知这笔钱

对姐妹俩的重要性

但由于奶奶家里实在是贫困

拿不出任何钱来

执行难度极大

陷入两难的鲍卫忠决定

为姐妹俩申请司法救助金

帮助她们渡过难关

为了两姐妹的司法救助金

鲍卫忠反复前往村里核实情况3次

调整救助金额3次

就是为了保证这笔钱

能够解决困难家庭的燃眉之急

帮助她们完成学业

然而,令人遗憾和悲痛的是

当这笔款项顺利发放

两姐妹的堂外公李光宏

来到法院领取时

他听到的却是

鲍卫忠已经去世的消息……

在鲍卫忠心里

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他以人心换人心

始终保持着

“结案不是最终目的

想尽一切办法解决当事人的

愁事和难事才是根本”的

为民初心

2019年,在办理一起执行案件时

鲍卫忠发现被执行人一拖再拖

了解到被执行人母亲正生病住院

实在是经济困难时

他自掏腰包垫付了

8000多元执行款

作为执行局局长

鲍卫忠还曾在自己的朋友圈里

帮助被执行人卖土鸡

原因是在一起合同纠纷案中

被执行人刀某因生活困难无法清偿

得知他在发展林下养殖产业

但土鸡销路不畅

鲍卫忠不仅二话不说掏钱买土鸡

还每天在朋友圈“刷屏”

推销土鸡、土鸡蛋!

因有了卖土鸡的钱

刀某每月按时把执行款送过来

他握住鲍卫忠的手激动地说:

“真的太感谢您了!

如果没有您,别说还钱

我养鸡的钱都要亏了!”

这就是鲍卫忠

他总是竭尽所能地体谅每一个老百姓

他更是用最平凡的办案方式

把执行做到了极致

让司法有了温度

让正义有了分量!

02

以人心换人心 用心用情解难题

人民法院执行局

是对判决结果的执行机构

直面的是一件件难啃的“骨头案”

更是维护公平正义的

最后一道防线

“再小的案子

如无法执行

会对群众权益、法律权威

造成极大伤害”

这是身为局长的鲍卫忠

对执行工作的理解

有一起长达8年的土地纠纷案

发生在文胜组和村民艾嘎之间

被执行人艾嘎态度强硬

拒不履行法院判决

在鲍卫忠心里

解决执行难题没有捷径

唯有解开当事人的心结

才能让判决落地有声

在开始与艾嘎的沟通中

鲍卫忠接连碰壁

打电话不接、发短信不回

甚至屡次被拒之门外

为解决这件“骨头案”

鲍卫忠开始“磨”案子

他先后找到了

文胜组七位历任组长

将事情彻底弄清楚

为打开艾嘎的心结

鲍卫忠一次次登门拜访

面对眼前这位永远都笑着说话的法官

面对这位一直能耐心跟他讲佤语的局长

艾嘎逐渐消解了内心的抗拒

说出了自己的难处

鲍卫忠趁热打铁

组织双方进行现场调解

“请大家相信法院

这个案子我们一定会

公平公正地处理!”

调解持续了整整一下午

鲍卫忠带着双方当事人

划清了土地界限

厘清了树木数量

艾嘎也如期返还了剩余村集体土地

这场历时八年的“骨头案”

经过鲍卫忠三个月的温情调解

双方心结彻底打开

“为什么总有人说鲍卫忠

‘每办一个案件

都会多一个兄弟和朋友’?”

面对这个很多人都好奇的问题

鲍卫忠的老同事

沧源佤族自治县人民法院院长吕丹

给出答案:

“那是因为,他始终把群众的事

当成自己的事来办

一门心思为老百姓着想”

为标的5000元的合同纠纷案件

他六次赴现场办理

为了一笔1200元的欠款

他自己开车去山里一趟趟协调

面对一个个陈年旧案

面对一桩桩执行难题

面对一次次吃闭门羹

鲍卫忠带领法院执行干警

踏遍了佤山的村村寨寨

办案里程达上万公里

“磨”掉650件

积累多年、执行难度大的

“钉子案”“骨头案”!

“我们迈出去的是脚步

带回来的是民心

虽然辛苦

但就是这几百元、几千元

却直接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

这是鲍卫忠对同事们的鼓励

也是他对自己的要求:

永远把怎么解决当事人的

“急难愁盼”放在第一位!

法是无私的,但必须有温度

执法如山,却可以

春风化雨、温润如玉……

03

两代人传承 守护司法正义

1997年,鲍卫忠进入法院工作

第一天来到县人民法院报到时

他高兴地拍下了

自己身穿制服的照片

他想用这样一张照片

时时刻刻提醒自己

要对得起头上的帽徽

要永远牢记司法工作者的初心

同时,也想用这样一张照片

骄傲地告诉父亲:

儿子也成为了

跟您一样的人!

在鲍卫忠的儿时记忆里

经常有很多老乡来找父亲

作为县里法院的法官

父亲总是热情地

把老乡们迎进家里

交代母亲多备些饭

小时候,鲍卫忠并不明白

父亲和老乡们

为什么会有如此深厚的感情

循着父亲的足迹

在各村组挨家挨户的走访中

他似乎明白了

为什么父亲总会设身处地

体谅老百姓的难处

替他们着想

他也愈发深刻理解了

法官办理的不仅是案件

更是边疆的稳定

民族的团结

鲍卫忠的妻子周红说:

“父亲去世以后

丈夫就把父亲的照片

放在钱包里面

他说,看到照片就想起爸爸

时时提醒自己

作为人民的法官

永远不能忘本!”

2021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

给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边境村的

老支书们回信

勉励他们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引领乡亲们建设好美丽家园

维护好民族团结

守护好神圣国土

作为土生土长的佤族法官

鲍卫忠始终牢记嘱托

把这份深情融入司法事业

把自己献给佤山大地

在鲍卫忠生前的办公室

文件柜上贴着密密麻麻的便利贴

有的写着案件当事人的

姓名、手机号码

有的记着案号和案款金额

这些都是他提醒自己

要及时跟进的案件

如今,这些无言的便利贴

似乎也在久久守候着

他们的“主人”

——那个40出头就头发花白

那个永远笑声爽朗

永远忙个不停

把一生毫无保留地

献给他所热爱的家乡热土的

佤族汉子!

法律有尺度

法官有温度

鲍卫忠用生命诠释了自己的名字:

卫护公平、忠于正义

更用他那永远温暖人心的笑容

让司法之光照进每一位当事人心里

更鼓励和提醒着

接过维护公平正义接力棒的

后继者们:

用脚丈量祖国大地

用心践行司法为民!

上一篇:宝鸡一商场免费给保安、保洁解决“头等”… [2023-12-18]

下一篇:樊明武院士:人生就是要为祖国做大“矢量… [2023-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