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

【文明城市咱的家】春风化雨 筑起好家风——记“宝鸡市文明家庭”苌菲家庭

编辑:张艺龄 来源:宝鸡电台 发布时间:2022年07月18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尊老爱幼、夫妻恩爱、互相帮扶、热心公益,在平凡的生活中,用点点滴滴展示好家风,折射文明光芒。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七二四台苌菲家庭就是这样一个家庭。在单位,他们是一对模范夫妻;在家里,他们是父母眼中的孝顺儿女,孩子眼中的慈爱父母。

说起广播,大家并不陌生。现代生活中,车载广播是很多人上下班和出行途中的“必备”,而每一段声音的背后都有很多人默默地付出,苌菲和丈夫王建波就是这些幕后工作团队的成员。他们俩就职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七二四台,一个是中控机房的一线职工,一个是变电站负责人。日常工作基本上就是跟设备打交道,巡检、维护,确保播出设备正常运转。跟普通人印象中精彩有趣的广播工作比起来,他们的工作似乎有些枯燥,但他们却日复一日,坚守如初。

参加工作以来,上班之余,两人坚持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技能,参加各类技能竞赛。王建波曾先后荣获宝鸡市优秀青年岗位能手,宝鸡市经济技术创新标兵,7次获得广播电视总局和无线局科技创新奖,并获得了2010年度全国广播电视系统技术能手竞赛一等奖,2015年王选新闻科技奖三等奖等奖项。苌菲也不甘落后,除了参加单位的各项技能比赛,还在广播电视总局、无线局,宝鸡市的征文、演讲、文艺汇演中表现出众,收获多个奖项。对他们来说,这不仅是自己对工作、对生活的态度,也是作为父母给孩子们树立的榜样。

苌菲: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希望能通过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影响孩子,让他们也能够热爱生活,专注学习。

严于律己,言传身教。这八个字是苌菲夫妻俩教育孩子的理念。两人工作单位在岐山县,家在市区,每天来回辛苦奔波。但工作再忙,两人都会协调好时间,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亲子共读活动,和孩子一起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带着孩子为烈士扫墓、参观抗战纪念馆、参观各地的历史博物馆,给他们讲述历史和英雄的事迹,培养他们爱党爱国的崇高品质。

周末,夫妻俩还会用心为全家人做一桌好饭,与父母孩子共享温馨时刻。在儿子出生前,夫妻俩一直同岳父母共同生活,尊敬和孝顺老人。儿子出生后他们和公公婆婆在一起生活,婆媳之间也从没有红过脸。苌菲的姥姥去世时101岁。老人在世时,苌菲时常前去看望老人,陪老人家聊天,给老人洗澡。

父母的好品质,让两个孩子从小也耳濡目染,对太姥姥十分孝敬,给太姥姥端饭送水,用零花钱给太姥姥买她爱吃的薄荷糖。

苌菲: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从小接受的也是“百善孝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样的教育理念。而且家里的父母长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榜样作用,他们对老人都是悉心照料、孝敬有加的,这种言传身教也自然影响了我和我的孩子们,我也很希望这种孝老爱亲的美德在我们家能一直传承下去。

幸福的生活也有风雨和波折。2016年底,3岁的儿子突然患病,手脚硬化开裂,指甲空洞变形,全身红皮脱屑,孩子又痒又疼,整夜难以入睡,夫妻俩看在眼里疼在心上,然而几经求医,宝鸡、西安多家医院的专家都束手无策,最后只能将孩子送往广州求医。

一年时间里,一月一次从宝鸡到广州,夫妻两轮换着值班,相互扶持,共同照顾孩子,直到孩子康复。由于这种病十分少见,复发率也很高,王建波还专门建了毛发红糠疹微信群,通过网络向同样患病的陌生人介绍治疗的方法,用他们的经验和爱心帮助有同样病情的患者,给他们信心,群里从开始的十几人已经增加至150多人,很多人都已康复或正在恢复中,他们纷纷打电话或在群里留言表示感谢。

多年来,夫妻二人还多次组织参加岐山县学雷锋活动、陕西省首届“美丽渭河动起来”自行车联赛志愿服务以及“关爱孤残儿童,让爱洒满人间”爱心助残活动。在他们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家风熏陶下,一双儿女也连续多年参加“义务植树公益认养”、关爱孤寡老人、向留守儿童捐书送礼物、关爱宝鸡防疫一线工作人员捐款等爱心活动。

王建波:我觉得好家风就是家庭和睦,孝敬老人,做人宽厚,相互包容,一家人都在努力让家变得更好,更温暖。我会用言行作为榜样,带动孩子们把我们的家风传承下去,让孩子们成长为善良有爱、尊老爱亲,有正义感、有上进心的人。

以实际行动发挥榜样作用,共同传承积极向善、和谐互助的文明家风。2018年以来,苌菲家庭先后被授予“岐山县文明家庭”、“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最美家庭”和“宝鸡市文明家庭”荣誉称号。

记者  侯晓敏

编辑  晁东

上一篇:【文明城市咱的家】渭滨区桥南街道:干部… [2022-07-18]

下一篇:G310连共线塌方路段恢复全幅正常通行 [2022-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