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新闻中心>国内新闻

湖北宜昌放流中华鲟抵达长江口 历经5省市1800公里旅程

编辑:张艺龄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时间:2022年05月09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图为4月9日,在湖北省宜昌市胭脂园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20多万尾子二代中华鲟苗种被一次性放流长江。新华网发 刘康摄

  新华网武汉5月9日电(连迅、李洋)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科研人员日前发布监测信息:在经过近一个月时间、历经5省市约1800公里的旅程后,从湖北宜昌放流的中华鲟已陆续抵达长江口。这些中华鲟在长江口进行为期2-3个月的肥育和海水环境适应后,将投入东海怀抱。

  4月9日,超20万尾“子二代”中华鲟在宜昌市胭脂园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被放流长江。本次放流是三峡集团开展的第65次放流,所放流中华鲟均为三峡集团2009年以来繁殖培育的子二代中华鲟。本次放流延续“中、青、幼”相结合的科学策略,最大年龄13岁,最小年龄半岁,放流数量较往年得到大幅提升,大规格中华鲟放流数量创历史新高。

  图为4月9日,在湖北省宜昌市胭脂园长江珍稀鱼类放流点,20多万尾子二代中华鲟苗种被一次性放流长江。新华网发 周星亮摄

  三峡集团中华鲟研究所总工程师姜伟介绍,中华鲟是一种海河洄游性鱼类,其90%的生活史是在海洋中完成的。目前,业界对中华鲟在海洋的生活情况研究较少。为了更好研究中华鲟的洄游规律及海洋生活轨迹和开展中华鲟保护,自上世纪80年代人工增殖放流以来,中华鲟身上往往会携带各种“标记”以便于研究监测。2021年,中华鲟研究所还启动了中华鲟海洋生活史研究,通过卫星标记追踪中华鲟在海洋的活动轨迹。

  4月9日放流的这批中华鲟身上也分别携带了不同的“标记”。其中中华鲟背后挂有“T型标记”的,标记上印着中华鲟身份编号和联系电话,便于渔民反馈误捕信息;中华鲟体内被打入了“PIT射频标记”的,可以通过扫码器识别,是长期有效的身份标记。本次放流有30尾亚成体中华鲟佩戴了声呐标记,用于追踪放流中华鲟降河洄游至海洋的情况,有13尾体型较大的中华鲟身上新增了卫星标记,可以自动记录中华鲟活动轨迹、水温、盐度等数据,实现对中华鲟从产卵地到入海口的追踪。

  图为科研人员在给待放流的中华鲟打上声呐标。新华网发 李茂华摄

  “近年来新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对中华鲟的监测效果。”姜伟说,通过卫星标记追踪中华鲟在海洋的活动轨迹,科研人员对中华鲟在近海的分布情况有了初步判断,发现中华鲟在浙江舟山附近海域出现得比较频繁。近年声呐调查评估结果显示,放流中华鲟进入海洋的最高比例已超过70%。

  图为佩戴卫星标记的中华鲟。新华网发 郑斌摄

上一篇:北京:推动个人名下第二辆及以上小客车有… [2022-05-09]

下一篇: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 各地从严落实防… [2022-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