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新闻中心>西部要闻

华山之巅 一对“90后”夫妻的坚守

编辑:刘涛 来源:陕西日报 发布时间:2021年02月13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对华山气象站的地面观测预报员孟凡镭和丁李敏夫妇来说,牛年春节和平日没有什么差别。他俩将在位于华山西峰之上的华山气象站度过春节,并做好每天的气象服务工作。

  春节前夕的华山景色,如水墨画一般。走出华山索道出口,记者跟随孟凡镭和丁李敏沿着蜿蜒的山路又向上爬了十多分钟,就看到常年与风雪做伴的华山气象站。

  华山气象站海拔2064.9米,属于国家二类艰苦台站。华山大风平均日数109天,大雾129天,雷电日数最多达43天,积雪时间最长近5个月。

  “华山气象站是陕西省唯一的高山气象站,这里‘严冬冰雪终为伴,夏日雷电常相随’。风雪、雷电对游客安全影响很大,所以一年365天、全天24小时都必须有工作人员。”孟凡镭边走边说。

  走进华山气象站办公区域,丁李敏打开电脑上的地面综合观测业务软件:“这里可以看到风向、风速、气压、温度等气象数据,每分钟都会向省气象局和国家气象局上传一次。每天8时开始,我们每3个小时会发布一次天气变化情况,16时发布未来3天的天气情况。如有重要天气过程,我们会发布专题报告,第一时间发送预警给华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索道公司等相关单位,让他们采取相应措施,保证游客安全。”

  “这是1月24—25日华山景区有雨雪天气的报告。这种天气要格外警惕。” 孟凡镭在一旁补充道。问及原因,他提起2019年冬天和丁李敏一同经历的一场大雪封山。

  “那次封山整整三天,停电断网,发电机只能暂时维持业务设备用电。零下十几二十摄氏度,仪器故障,我们顶风冒雪抢修。由于风雪过大,仪器加热模块不起作用,只能采取擦拭办法加热。当时还没全自动化,8—20时,每隔3小时进行人工观测,手动发报。”孟凡镭回忆道,“取暖的办法是穿上军大衣,在值班室靠着抖腿硬撑。”

  一边说着,孟凡镭和丁李敏一边带记者来到气象观测场。那是位于悬崖峭壁之上的一块20平方米左右的平地,摆放着各种气象仪器。孟凡镭说:“仪器设备都实现了自动化,但每天都要检查维护,确保气象数据监测及时、完整和准确。”

  孟凡镭、丁李敏分别出生于1994年、1995年,在华山气象站已经工作5年有余。两人在这里相识相爱,于2019年喜结连理。

  孟凡镭笑着说:“我俩有时候就像异地恋。因为我还要负责山下一些工作,而她一个月有20多天都在山上工作。我们上山、休假时间有时不同,经常碰不到面。”

  丁李敏却不介意:“都习惯了,觉得也挺好。现在山上条件好了,有网络,我和孟凡镭可以每天视频。”

  为了让同事与家人相聚过年,两人决定在山上相伴过牛年春节。

  “一起春节值班是第二次了,但能在一起就不会觉得寂寞。大年三十我们打算自己动手包饺子,打电话给家人送祝福,看看春晚。”孟凡镭拉着丁李敏的手说,“更重要的是一起配合做好气象预报,制作每天的春运专题气象预报,站好牛年气象服务的第一班岗!”(记者 李欣泽)

上一篇:陕西省图书馆“书香拜年” [2021-02-13]

下一篇:春节期间陕西日出7000警力守护平安行 [2021-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