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节点上,回望197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次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进程,它改变了无数中国人的命运,也影响了世界的发展格局。作为见证,纪实摄影记录了这一切。“回望四十年 展望新未来”专题,让我们一起走进摄影家刘俊成的世界,挖掘那些照片背后的历史,触摸那段激荡变革的时代。
刘俊成:见证变和不变的宝鸡
75岁的刘俊成,执着于将镜头对准宝鸡的点滴变化,用相机记录下城市的世事变迁,也喜欢捕捉城市里不变的历史光影,以及尚未被变化湮没的城市沧桑。他忠实地为这个城市掌镜,带给人们变和不变的宝鸡。
变化的是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
四十年是漫长的,从胶片时代到数码时代,从黑白影像到彩色照片,擅长纪实摄影的刘俊成几乎爬遍了城市里所有高楼和制高点,用影像记载宝鸡发展的脚步。为了对比宝鸡的旧貌新颜,他甚至会花上数年时间、尽量按照老照片的取景角度重新拍摄,来完善一个专题的制作,当年拍摄的很多照片在今天已成历史绝版。
【同期声: 我基本上是纪实摄影,我的城市摄影比较多,包括像城市的变迁。改革开放30年,我举办了一次展览,内容就是把新旧(照片)进行对比。展出之后在市民当中影响比较大,很多老同志趴在老照片上找自己的家,议论讲宝鸡变迁的历史。对我来说激发了一种用摄影记录历史的思想概念。】
对于一个摄影家来说,思想比技术更重要。刘俊成坦言,照片除了有传播性之外,还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如果能引起众人的思考或共鸣,也就达到了拍摄的目的。50多年的摄影生涯,让刘俊成感触最深的还是城市的发展和变迁。
【 摄影根据时代的发展,你自己的思维要反映(出来)。摄影也是种美学,可能照片比他看到的事物更美,它就更有启发和说服力。最早的经二路,没有一栋高楼,一直到60年代初,才有了原来的第一招待所,一直发展到现在整个经二路高楼林立。对市民来说,很直观地用照片看到自己所在地的不断变化。】
不变的是难以抹去的乡愁记忆
在宝鸡,无论是景色秀美的自然风光、底蕴深厚的人文景观,还是极具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刘俊成喜欢用光影将它们定格在美好的瞬间。刘俊成说,今天的我们生活在数码成像的时代,影像提供了越来越多语言所无法保留的内容。对历史文脉的真实留痕,就是希望更多人通过照片了解城市的发展,重拾我们的乡土乡情乡韵乡愁。
对于这个时代,刘俊成心中充满了感激,也感谢宝鸡这片沃土成就了自己的摄影事业。
【我非常感谢这个时代,时代成就了我自己的爱好。宝鸡这个地方,不管从人文、地理、民俗,对摄影创作都是一个很好的沃土。再一个城市的变化,工业、农业等各方面的变化,都给摄影事业创造了很多机遇。摄影也记录了这个时代的发展,促进了时代不断地向前走。宝鸡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利用自己摄影技术为社会能做一点事,得到了社会认可、人民认可,我就感到很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