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文化教育>人生智慧

行为失范和道德水准下降

编辑:王莉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5年10月20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我们中国是礼仪之邦,照道理来说,要办人文奥运,正是我们的强项。可是,遗憾得很,近代以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对传统文化采取了极端偏激的态度,把它当作沉重的历史包袱,总是想丢掉它,甚至不惜对它进行扫荡和摧残。一百多年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礼,更是屡屡受到抨击,被指责为“吃人的礼教”,是“资产阶级温情脉脉的面纱”,甚至将礼与奴隶制画等号。人们曾经用非常幼稚甚至是非常无知的眼光来看待礼。比如说,人和人见面,为什么要行礼?为什么要鞠躬?鞠躬不就是卑躬屈膝吗?“文革”中,“大老粗”是褒义词,是光荣的。举止粗鲁,说粗话,成了无产阶级的“本色”,是引以自豪的表现。久而久之,礼就日益远离了我们,我们由此生活在了一个没有礼的社会。殊不知,大凡文明一点的国家都是有礼仪规范的,没有礼的社会是失范的社会,是有问题的社会。很多同学从小就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所以也不觉得什么。其实,问题已经严重到令人焦虑的程度了。

  我们先来看国内。礼的作用之一是维护和谐的社会秩序。而要和谐,就必须处理好人与人的各种关系。比如一件涉及到对方的事情,就有一个谁先谁后的问题,处理不好,就会产生纠纷。知书达礼的人,懂得尊重他人,懂得谦让,先人后己,处处把对方放在优先的位置。我们平时经常说的“礼让”,就是这个意思。

  我们许多人恰恰不懂这一点,处处与人争抢。不守秩序已经成为最普遍的社会现象。等候汽车,即使只有两个人,也不肯排队。公共汽车一来便往上挤,一步也不肯让。现在北京的马路越修越宽,可是堵车也越来越严重,主要的原因之一,是驾车者不懂得礼让,超车、加塞是司空见惯的现象。有一次,我坐朋友的车外出,车快到西苑附近的一个三岔路口时,突然走不动了。下车一看,原来是许多车挤成一团了,彼此犬牙交错,谁也不肯让,结果谁也走不了。这种人为的混乱,我想大家都见过。

  外国朋友到中国,最反感的现象恐怕是随地吐痰。咱们学校新闻传播学院有一位在国外生活了十几年的老师,她说回国以后,最看不惯的是随地吐痰。她住在清华北门,每天骑车到办公室去,距离不远,几分钟就到了,可是就这么短的路程,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至少十个人随地吐痰。她的话一点也不夸张。我们甚至在公共汽车里,都可以看到有人往车箱里吐痰。有外国人称中国是吐痰的王国,称北京是吐痰的国都,真是令我们汗颜!一个“非典”,我们民族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可是居然连一个随地吐痰的毛病都没改掉,真是悲哀。在社区,许多居民不重视他人的感受,乱丢垃圾,践踏草坪,蹲踩公共座椅,大声喧闹,不尊重他人的休息权利。

  礼是要讲尊重的,如今孩子不懂得尊重父母,学生不懂得尊重老师。尊重是通过礼仪来表达的,在大学校园里,有师生礼仪吗?没有。学生给老师起绰号,恐怕大家都已经见怪不怪了。有些学生上课迟到了,旁若无人地、大摇大摆地走进来。有的穿着皮鞋,也不知道放轻脚步,咯噔咯噔地走着,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有的听课时打手机、嚼口香糖。回答老师提问时,有些人都不愿起立。一个普遍缺乏尊重的社会,能说是和谐社会吗?

  一些公众人物的素养也比较差。比方电视台的播音员,面对广大听众不行礼,只是直挺挺地端坐着,说一句“晚上好”。节目刚播完,他们就当着听众的面收耳机线,或者互相闲聊,这种对观众的不尊重,已经到何等的程度!只是,大家已经习惯,不觉得这是很失礼的行为。但是你到日本和韩国看一看,他们的播音员一定首先是向观众深深地鞠躬,然后才说问候语。

  礼仪交往是要有敬语、敬称的,日本、朝鲜教孩子学礼仪,都是从敬语开始的。他们的敬语,都是受古代中国的影响才出现的,可是我们自己的语言中却几乎没有了。彼此的称谓,除了喊了几十年的老张、小李、师傅,再就是这些年兴起来的先生、小姐,而这些称谓的含义非常混乱,比如“小姐”,有时是贬义词,你叫她小姐,她会非常生气,可是又没有可以替代的称谓,没有了成系统的敬称。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我们的国际形象。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人钱多了,到美国、法国等国家或地区去旅游的越来越多了,这原本是一件好事,可是由于行为粗俗,举止不文雅,国外民众和媒体的反应让我们非常失望。最近《环球时报》有一篇深度报道谈到,欧盟整体对华开放仅仅一个多月,法国媒体就有报道称:“如何解决蜂拥而至的中国游客带来的新问题,如不遵守公共秩序、不讲卫生、损害公物等,将是法国社会未来面临的重大挑战。”这些人在国外的表现如此,在国内的行为如何就可想而知了。那么我们要问,他们为什么会这样?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们从小没有,或者说从来没有受过礼仪教育。

  改革开放以后,旅游业已经上升为我们国家的一个支柱产业。实事求是地说,我们旅游行业的硬件,无论与世界上哪个国家或地区相比都不差。我们大陆的饭店设施,普遍要比香港、台湾等地区和韩国、日本等国家好,而且价格便宜。可是,我们的旅游业投诉是最多的。我们的导游、宾馆里的工作人员素质普遍较差,对人没有礼貌,不知道怎样尊重客人。北京市的各大饭店、商店,墙上都贴着十个字的礼貌用语“对不起、谢谢、没关系、您请”。我看了之后,心里真不是滋味,我们是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啊!这十个字是礼仪用语的ABC,如果把这十个字说好了就是礼仪之邦了,那世界上礼仪之邦可就太多了!问题是我们连这十个字都说不好,这能叫五千年礼仪之邦的“首善之区”吗?

  还有更令人生气的,比方说中国民航。我以前有个韩国留学生,我问她,寒暑假回国坐哪个航空公司的飞机?因为北京到汉城有三家航空公司:大韩航空,亚细亚航空,还有中国民航。她说都是坐大韩航空,或者亚细亚。我说,你为什么不坐中国民航?我们国航是全世界安全系数最高的公司,为什么?因为稍微有点问题就不飞了,所以很少出事。不料她回答说:中国民航的乘务员没有礼貌。我感觉很惊讶,情况有这么严重吗?后来我把三家航空公司都乘坐了一遍,我这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我第一次去汉城,坐的是亚细亚航空的班机,一进舱门,乘务员个个都是毕恭毕敬地向乘客鞠躬行礼,那真是客气!等乘客坐好后,乘务员又递上小毛巾给你擦擦脸,这种方式当时内地是很罕见的。这一方小小的毛巾,乘务员都是用双手递给乘客的,而且微微有点鞠躬。给乘客送东西也都是这样。回顾我们民航的乘务员,都是笔直地站在机舱门口,嘴里说着“你好”、“欢迎”,但是都没有形体语言,显得没有热情和诚意,大概不愿意对客人“卑躬屈膝”吧。给客人递东西,有时简直就是扔给你的。送客饭的时候,也非常失礼,我有时坐在靠走道的位置,乘务员会让我帮着给坐在窗口的乘客递盒饭,我就遵命递过去了。她说,对不起,还有一盒呢,于是我又帮她递给我旁边的乘客。当然,我没有什么,我在“文化大革命”下过乡、当过工人,什么苦没吃过?递几个盒饭算什么!可是人家外国人就不这样想了,人家花了那么多钱买了这张飞机票,人家是来享受服务的,人家可没有义务来帮你工作。国航的这份工资是发给乘务员的,你怎么能让人家来帮着递饭呢?现在国际航空业的竞争非常激烈,一些著名的航空公司都是靠服务质量吸引乘客。而我们的民航似乎浑然不知,服务质量上不去,怎么能指望有好的发展呢?

  行为失范和道德水准下降,已经成为新的社会病。了解一个民族,最好的方法莫过于了解他的精神世界。大家想想,如果这些现象得不到纠正,到2008年,金牌拿得再多,钱赚得再多,只要我们国家的形象被毁掉了,那么,这个损失比什么都严重。你不是要走向世界吗?就这样走向世界?你不是要别人了解你吗?就去了解这样的东西?如果不幸的情况出现了,这场奥运就算是办得不理想了。

上一篇:儒家的礼乐教化之道 [2015-10-20]

下一篇:如何做到言之有“礼” [2015-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