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西部之声>美文美声>西部美文

舌尖上的凤县(作者 风飞月)

编辑:金梅 来源:宝鸡日报 发布时间:2014年09月28日
字体: 默认 分享到:

        如果不是中央电视台在黄金时段连续播放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从多个侧面向人们展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饮食文化,对很多人而言,一日三餐仅仅是为了饱腹罢了,并不一定能发现食物中蕴含的美。

        中国物产丰富,全国各地的美食更是数不胜数,北京的烤鸭、西安的羊肉泡馍、岐山的臊子面……若有谁问起凤县的美食,我会在第一时间告诉他:“干脚棒”、“石夹菜”和“浆粑馍”,便是“舌尖上的凤县”的代表。这三种佳肴的食材,或产于风柔、雨润、鸟语、花香的农家村落,或产于云白、水清、草肥、林密的山间沟底,是彻彻底底的绿色无公害食材,只要你尝过一次这里的美食,就会诱得你想把凤县的四季菜肴都细细品尝。

        先说说“干脚棒”。在凤县乡间,每年进入腊月,特别是过了腊八节后,村民家家户户都要杀年猪,并把整个猪腿剁下来,抹上精盐和“大红袍”花椒、茴香、八角、桂皮等香料,放在一个大盆里腌上 2至 3天,讲究的人家还要采摘山里的新鲜松柏枝上的细叶,把腌好的猪腿熏上几个小时后,再挂在通风的房檐下风干,因猪腿腊肉经过腌制与风干,已变得干硬,很像干柴棒,故称“干脚棒”。每当贵客临门,村民便把制好的“干脚棒”洗净,再将猪腿腊肉切成大块,放在油锅里炒一下,然后加水并放入泡好的干豆角,加入葱、姜、蒜、酱油、干辣椒等调料,用文火焖 40分钟左右,便成了让人满口生津的一道美味。你的味蕾一旦接触到这种味道,就会唇齿留香,让你不由得生出“此物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的情愫来,所以这道菜不仅是村民招待贵客的名菜,更是各地游客来凤县就餐时的必点之菜。“石夹菜”又名“石芥菜”,属十字花科,奇数羽状复叶,根状茎细长呈鞭状,匍匐生长,须根短而少,有开白花、紫花、黄花等品种。因它多产于凤县红花铺镇、黄牛铺镇辖区野滩野岭的山石缝隙里,故人们喜欢称它“石夹菜”。据说这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野菜,每当春天来临,无论山石缝隙多么贫瘠,只要给点水它就会“泛滥”起来,给点阳光就能“灿烂”起来。村民将石夹菜从石缝里采来洗净,再用开水煮烫至蔫,取出放入瓦盆罐中,加入面汤,放一到两天就制成了灰绿色的浆水石夹菜。如果将它配以姜末、蒜瓣、花椒粉等作料做成潲子 ,然后下碗农家手擀面,调上石夹菜浆水潲子,吃起来酸中带辣,并有一股呛呛的芥末清香,让人回味无穷,胃口大开,真可谓爽口、爽胃、爽心、爽肺。我想,当年南宋诗人陆游也许是游玩凤县时,吃了一碗石夹菜浆水潲子调和的面条,才写下“晨烹山蔬美,午漱石泉洁,岂役七尺躯,事此肤寸舌”的绝美诗句的吧?

        在“干脚棒”“石夹菜”“浆粑馍”这三种特色小吃中,最能馋倒我的便是“浆粑馍”了。到凤县品尝浆粑馍既要有运气,又要有福气才行。制作浆粑馍,需要将刚灌满浆的新鲜苞谷粒剥下后,把苞谷粒从农村古老的小石磨磨眼灌进去,然后用手转动石磨,将其磨成乳白的糊状浆粑,接着再将磨细的糊状浆粑摊在包包菜叶上,撒上备好的核桃仁、辣椒、调料,卷成卷放在蒸笼里蒸,半小时后才能做成醇香的浆粑馍,所以要品尝浆粑馍必须得赶上地里的苞谷刚好灌满浆,且要选择家里还保留着手推小石磨的农家,才有条件吃浆粑馍。蒸好的浆粑馍一出锅,苞谷的天然清香就在整个灶房弥漫开来,馋得人直流口水,吃起来甜中带有清香,香中又带有黏甜,真真称得上稀世美味,让你产生强烈的食欲,对于城里人来说,能吃上一笼浆粑馍真是件既幸运又幸福的事。《舌尖上的中国》聚焦天下美食,给人呈现出一幅淡雅悠远的风俗画,洋溢着清新的乡土气息;“舌尖上的凤县”也能让人领略古老的田园生活,让你产生无限的遐想,迫切地想亲近大山、亲近泥土,品尝山野珍稀美味。

上一篇:西府描金画(作者 郑宗林) [2014-09-28]

下一篇:童年的乐园(作者 李林科) [2014-09-28]